智云健康二冲港交所,慢病管理独角兽路漫漫

近十年来,我国慢性病总体人数不断增长。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统计,我国慢性病患者及潜在患者人数已超过5亿。

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医疗服务和医药市场迅速扩展。

港交所近日披露,智云健康再次递表港交所主板申请上市,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为联席保荐人。智云健康是数字化慢病管理解决方案提供商,曾于2021年8月27日递表港交所,目前该申请已失效。

公开信息显示,智云健康成立于2014年,主体为杭州康晟健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是一家一站式慢病管理和智慧医疗平台,其前身为“掌上糖医”。此前,曾有媒体报道称,智云健康拟通过IPO募资4亿至5亿美元。

数字医疗机遇,赴港上市成浪潮

根据智云健康招股书,中国企业的医疗卫生营销支出从2016年的人民币3015亿元(其中数字营销服务占比为0.5%)增加到2020年的人民币4663亿元,其中数字渗透率为3.3%。该支出包括主要针对医院、医生和药店的营销和推广活动。

预计到2025年,中国企业将可能花费约人民币7575亿元,其中数字营销服务渗透率将为14.7%。

于人民币11010亿元规模的医疗卫生营销市场中,数字医疗营销市场预期于2030年将进一步扩大至人民币3633亿元,其渗透率于2030年预期为33.0%。

来源:招股书

我国数字健康管理行业整体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迅猛,庞大的用户群是其基础。这也受到了人口老龄化的影响。

当下人口老龄化已然成为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据蓝鲸财经数据,我国1999年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到2021年5月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公布,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18%。而据2019年国家卫健委在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数据表明,在老人群体中,有一种以上慢性病的比例高达75%。

据乐晴智库观点,中国医疗行业的痛点明显。

虽然医疗健康产业通过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空前的成就,但是我国医疗体系存在的很多问题仍让我们难以忽视:

· 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基层医疗水平及体系建设不完善的问题短时间内无法得到解决。

· 就医生而言,低年资医生工作量大,而收入低;高年资医生病患不匹配,缺少匹配的疑难杂症病患。

· 就用户而言,看病难、看病贵和用户体验差是突出痛点。

医疗行业的痛点,为医疗信息化的产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细数近年来我国医疗改革中关于医疗信息化方面的内容,我们可以发现政策关注的重点从最初的以医院为中心的医院数字化建设,逐步向以病人临床为中心的CIS系统建设和区域信息化建设过渡,而最近两年医疗大数据和互联网医疗成为国家医疗改革的重点和大力发展的方向。

自上而下看,“医疗互联网+”的配套落实文件便不断落地。

伴随市场需求增加、政策利好等多方面因素,加上2018年港交所修改《上市规则》,允许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到中国香港上市。大量数字医疗公司开始赴港申请IPO,以期融资加速发展。

港交所官网显示,2021年截至12月17日共有92只新股上市,首次公开集资额达3189亿元。其中有54家是新经济公司,包括32家医疗保健及生物科技公司,占期内香港首次公开招股集资额的86.6%。

今年2月,多家医疗公司港股招股书到期,其中包括智云健康、北芯生命、推想医疗及美因基因。

近期,智云健康于2021年8月27日递交的上市申请已失效,于是再次递表港交所。

亏损压力犹存,如何破局成关键

据港股研究社了解,智云健康为医院和药店提供医疗用品和SaaS产品,为制药公司提供数字营销服务,为患者提供在线问诊和处方开具,所有均围绕着慢病管理。

梳理公司发展,2015年,移动医疗风口期,糖尿病管理APP有700多款,在糖尿病这个单病种领域上演了“百糖大战”。智云健康从这次“百糖大战”中幸存。次年,智云健康完成第一次转型,率先从To C模式转换为To H +To C模式。2017年,“掌上糖医”正式更名为“智云健康”。

根据招股书,智云健康医院SaaS系统已覆盖中国近2000多家医院,城市触达率88.2%,全国主流医院部署率30%;药店SaaS问诊系统目前覆盖全国超12万家药店,是行业内药店板块覆盖率第一的互联网医疗企业。

智云健康业务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院内解决方案、药店解决方案,以及个人慢病管理解决方案及其他。

来源:招股书

针对三个业务场景,智云健康主要有三个产品:智云医汇、智云互联网医院、智云问诊。

智云医汇是专为医院打造的SaaS系统,主要参与医院内部的管理流程数字化、智能化。

智云互联网医院是一个慢病医患交流与管理服务平台。无纸化病情全记录,互联网问诊、开方、拿药一站式服务,智能辅助诊断研究。

智云问诊是药店智能处方SaaS平台。支持患者通过图文资询和视频问诊两种模式一店多号。

来源:招股书

收入结构上,三大业务中,智云健康对院内解决方案业务的依赖程度逐年上升。

据招股书显示,2018年、2019年、2020年及2021年前9个月,智云健康院内解决方案分别占收入的24.9%、33.8%、50.3%、72.5%。

整体收入方面,据招股书,2018年、2019年、2020年以及2021年前九个月,智云健康收入分别达到2.5亿元、5.24亿元、8.39亿元和12.03亿元。与此同时,公司年内或期内亏损达到1.47亿元、5.65亿元、28.97亿元及37.29亿元。

伴随收入逐年大幅上涨,亏损也持续上升。

来源:招股书

招股书里说明,智云健康亏损扩大,主要归因于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及向投资者发行的可转换贷款的公允价值增加,令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增加,此乃由于公司股权的公允价值增加所致。亏损增加亦部分由于公司不断扩大包括研发、销售及营销以及一般行政在内各个职能的团队以支持并推动公司的业务增长,令公司的员工成本增加。

不过,智云健康的毛利率持续增长,2018年、2019年、2020年及2021年前九个月分别达到11.1%、11.7%、27.7%及33.1%。招股书显示,智云健康的数字营销服务实现了快速增长,该部分毛利率相对较高,于2019年推出数字营销服务以来贡献较大部分的毛利。

从投资方来看,11轮融资背后资本包括太平、平安、阳光、泰格、三星电子、绿地集团、周大福等战略投资人,也包括了SIG、IDG、中金、招银国际、Valliance等财务投资人。

来源:招股书

本次上市前,智云健康创始人、执行董事、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CEO)匡明通过智云健康有限公司持股15.74%,员工股权激励平台Prime Forest Assets Limited持股12.91%,招银国际持股5.66%,SIG持股5.56%,IDG资本持股5.35%。

竞争对手方面,中国数字健康管理行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迅猛,巨大的市场空间吸引了众多入局者。国内数字医疗玩家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新兴互联网+医疗企业,比如:智云健康、微医、平安好医生等。

在这一类互联网医疗公司中,智云健康通过在慢病管理垂直赛道中的积累,形成了独特优势。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基于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的中国医院和药店SaaS部署量以及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期间透过公司的服务开出的在线处方量,智云健康是中国最大的数字化慢病管理解决方案提供商。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另一类竞争对手主要是老牌医疗上市公司转型做数字医疗,比如:医疗器械上市公司鱼跃医疗、乐普医疗等;医药类上市公司翰宇药业、昆药集团等。

传统医疗公司转型,优势在于资金相对充足,行业资源丰富。可以凭借原有行业资源,采取以医生为核心自建综合平台,打造重度垂直平台,或者参股收购互联网医疗公司等方式,快速发展追赶甚至超过新兴的互联网医疗公司。

上述两类数字医疗公司都根据自身的优势采取了不同的路径与方式。例如阿里健康、京东健康从医药电商出发,在医药流通环节构建了竞争力,并开始朝向服务端延伸;又如智云健康、好大夫在线发力数字健康服务,包括在线问诊、互联网医院等业务。

对于智云健康来说,面对众多竞争者,需要解决自身几个问题:

· 如何平衡营业收入与净亏损持续增长之间的矛盾;

· 如何维持快速的业绩增速,能否保证稳定的现金流;

· 面对各路竞争对手,能否凭借慢病管理领域形成的竞争优势冲出重围。

根据智云健康CTO牧唐的观点,在智云健康服务的2000多家医院中,系统的建设打通了信息孤岛,尤其是下沉市场。即便是疫情期间,下沉市场一年的手术量也超过6500万人次。

慢性病下沉市场增长空间广大,或许智云健康未来重要的增长点就来自下沉市场。

结语

智云健康在慢病管理领域打通了医院、药店和个人三方面,由此将医疗服务链、药品供应链、数字化营销实施有效的深度对接,形成了自身优势。

近年来火热的数字医疗板块,在经历了疫情后,如阿里健康及京东健康等代表性公司估值已大幅回调。

若成功上市,智云健康是否受二级市场认可,关键因素是能否保持较高的业绩增速,以及如何解决持续亏损问题。深耕慢病管理领域,抓住下沉市场,或许是破局方向。

文章来源:港股研究社(公众号:ganggushe)—旨在帮助中国投资者理解世界,专注报道港股企业,对港股感兴趣的朋友赶紧关注我们

 

人已赞赏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