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某种程度看,银行正站在数字化转型拐点。这种拐点对应的选项则是是否要进行核心系统转型建设、是否要进行直播等方式的尝试,以及银行内部人员和团队的更新迭代。
作者|斗斗
编辑|皮爷
出品|产业家
“在一家银行里,寄养着世界上唯一一只读心兽,任何在银行有恶念的人,都会被它侦查到,也是因为此,这家银行一跃成为世界上排名第一的银行……”
这是科幻电影《神秘博士》中的一个有趣的剧情设定。回到现实,在银行业,觊觎金钱的“恶念”无处不在。
“我们是检察机关,现在你因为涉嫌洗黑钱,被列为我们的调查对象。”在佛山一家公司担任财务人员的蓝女士忽然接到一个陌生男子的来电。
在交谈过程中,陌生男子以工作单位涉嫌洗黑钱为由,称如果蓝女士要自证清白或者避免受到犯罪牵连,必须配合其将该公司的钱转移到“安全账户”。
随后,在仅仅10多分钟内,该公司262万元单位资金全部转出。
如果是在过去,诈骗分子在成功得手后,会迅速在第一时间通过网银等方式,将到账的资金进行二次转移,等到当事人或者企业意识到有问题的时候,已经难以挽回损失。
但现在已然不同。上述案例的最后结果是,在诈骗分子分散转移诈骗资金的过程中,银行风险监控平台自动监测到了这笔异常的交易,并及时启动”智能冻结”功能,将其中的174.84万元成功冻结,避免了更大的资金损失。
这是银行自身建设的风控安全系统,与之相连的是银行整个金融安全风控的数字化运转体系。数字化、智能化已然成为当下银行的“读心兽”。
在当下的数字化浪潮里,金融企业往往是各家产业服务商必打的标杆案例。即一旦其拿下某个金融行业的大客,或者国有大行,往往验证其产品和服务能力的强悍,在云计算、数据库、IT运维领域,这是个普适的逻辑。
而在此之中,作为金融行业的最核心单元,银行往往是这些能力验证的最鲜明数字化节点,不论从底层的云建设,亦或是中间层的数据库、IT运维模式,再或者是前端的数字员工,远程RPA,银行都在成为金融数字化的最佳实验田。
如今,这个实验田的耕种土壤正在愈发复杂。
一方面,伴随着2021年各个国有大行开始实现下沉到三四线的策略,其逐渐面临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基于现有的数字化工具实现总部和网点的数字化联动,以避免产生总部和网点之间的连接间隙;另一方面,伴随着国有大行的下沉,地方或者民营银行面临的问题是如何通过精细化管理实现对区域客户的服务和赋能。
对银行,对产业服务商,这都不是一个易解的数字化大题。
一、分层的银行数字化
“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躲得过穿黑色西服、白色衬衫,手拿公文包扫楼的客户经理。”这句话说的就是银行的业务员。
“您好,我是某银行的客户经理,现在办理本行信用卡,可以免费领取行李箱、小家电等礼品。”这句话,程磊一天要说上百遍。
作为某银行最基层的业务员,程磊每天从公司出发,穿梭在北京各个商务写字楼里,寻找着他的下一个客户。他直言:“我手里所有的客户都是用双腿跑出来的。”这份工作也让他成功完成了人生一个小目标。他调侃道,“刚入职一个月就瘦了15斤,终于减肥成功了。”
而这种“地推式获客”的营销现象并不是个例,存在于当下所有不同体量的银行里。而这似乎也成为银行业最直接、粗暴且“千年不变”的获客方式。
“所有银行都在讲数字化,可是最底层的东西都无法降本增效,这不就是纸上谈兵嘛!”一位业内人士向产业家吐槽道。这也成为当下银行业“不变”的一个缩影。
与其“不变”对应的一个“改变”是,在大环境下,客户对金融存储业务的需求在变化。
曾几何时,国人最热衷的就是将钱存在银行,因为这样既能得到相应的收益,又能得到银行赠送的礼品。
不过,随着市面上余额宝等货币基金的出现,银行存款所给的定存利率早已形同虚设,即便是礼品多多,带来的增长空间逐渐见顶。
“过去半年,我都没有去过银行网点。上一次,我一口气跑了两家银行,找网点、拿号、等待,耗时一个多小时,只是为了在柜台重置手机号码。”
“快两个月了,我没有再通过ATM取现,偶尔的取现都是在地铁站内的ATM,而不是银行网点。”
“平均每天我会有三到五次在线支付行为,都通过微信支付、支付宝或者ApplePay,从来不直接使用银行提供的入口支付。对我来说,银行的存在,有点接近通信运营商,就像移动、联通一样,我使用它们的服务,但是我和它们没有多少交集,甚至不想和它们产生更多交集。”
可以发现,无论是用户的认知、行为还是态度的变化,都是“剧烈”的。
在金融科技的冲击下,尤其是近年来移动支付、互联网理财及消费金融的跨越式发展,银行普遍与用户的连接趋于寡淡,越来越不了解用户,逐渐远离他们的真实需求。
相关数据显示,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以及区域性银行在内的银行都在相继“关门”,近4个月以来,它们关闭的银行营业网点足足有326个,此次关停波及到全国29个省和直辖市,其中浙江最为惨烈,共关闭42个网点。
客观来看,如前文所说,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以及区域性银行所处市场环境、发展阶段和自身资源禀赋的不同,逐渐形成了各自的经营特点,随之而带来的内部问题也各不相同。
首先是由中、农、工、建、交以及邮储银行国有六大行主导的国有大型银行,其经营特点是大而不倒,全面开花。
对于大型银行来说,首要面临的问题就是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如私有云的本地部署、数据库的构建,伴随着国家“去IOE”的趋势,银行需要找到具备足够承载能力的供应厂商,保证交易数据的安全和顺畅流通,比如分布式数据库。
这也是过去几年时间里腾讯云、阿里云、华为云等云厂商争夺的高点。
其次,国有大行在数字化战略推进上,另一个需要的核心能力是跨区域、跨条线、跨部门、跨层级的统筹协同。由于大而全的经营特点,更加强调在生态方面的构建能力。
这种需求已经被逐渐满足。“我们帮建行做的就是生态运维,也是平台运维。”广通优云董事长徐育毅告诉我们。广通优云是一家专门做IT运维的产业服务商,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帮助建行搭建了生态运维平台“龙舟”,后者可以实现总部和下属银行网点的数字化联动和打通。
在大行之外,是由招商银行、浦发银行、中信银行、华夏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广发银行、平安银行等主导的股份制银行,其经营特点是高举高打,做优做精。
对于股份制银行来说,讲究单点突破,重点提升优势业务,追求极致,极力打造业务领先者是其优势所在。
除此之外,以江苏银行、北京银行、江南农商行等为代表的区域性银行,其经营特点是深入当地,特色各异。不同于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的经营模式,区域性银行在技术、体量上差距甚大,数字化的渗透率也较低,发展形势更加严峻。
数据显示,2013—2019年,区域性银行业绩整体下滑,样本银行的平均ROE仅为10.2%,跌破银行业均值,规模增速降幅近2/3,远超银行业整体水平,不良率几近翻倍且资产质量持续恶化,难以得到有效遏制。区域性银行正面临比银行业整体更加严峻的危机。
从数字化转型需求来看,有别于国有大型银行以及股份制银行的“高大上”服务,区域性银行更多的出口是紧紧围绕基础客户的需求,提供快速响应、贴近客户需求、实质大于形式的“接地气、有温度”的服务,基于优质服务黏住客户,比如基于远程服务,定制服务来进行深度跟踪,实现普惠金融等等。
换言之,对不同体量,以及不同构成成分的银行而言,目前其需要的数字化转型技术都不相同,但就当下来看,银行的数字化转型,目前更多的仍然仅集中在底层基础设施阶段,在上层的柜台等业务流程侧,数字化的手段仍然乏善可陈。
二、银行数字化,用“生死战的态度”来打
“我们把数字化转型视为生死存亡之战。” 3月25日,兴业银行行长陶以平在他的2021年年度报告中表示。
从投入来看,在这场数字化转型战役中,银行的数字化投入都是一笔天文数字。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平安银行2021年投入73.83亿元;中信银行投入75.37亿元;被视为数字化转型“急先锋”的招商银行也并未放慢步伐,2021年投入132.91亿元。
具体来看,目前各家银行有各自的转型进度:
如建设银行,其作为国有六大行之一,在很早就进行了IT运维的市场POC,通过引入专业的IT运维服务商帮助其梳理数字化模型,构建基本的生态运维框架。
从具体操作来看,从2010年开始,建行开始建设“新一代核心系统建设工程”,先后投入9500余人,经过六年半的搭建,在2017年6月24日顺利上线。
对“新一代核心系统建设工程”的一个简述是,建行把之前固有的部门的数字化竖井建设全部打散,整合到一个统一的“航母级”平台上,进行整体数字化运作,其中包含数据库的重新选型,云端的私有化部署,以及敏捷开发架构的重新设计等等。
根据建行2020 年年报数据显示,同年建行金融科技投入为 221.09 亿元,较上年增长 25.38%,占营业收入的 2.93%。
这是一笔足够重的投入。
在建行之外,招商银行是一个更加独特的存在。
纵观中国各大上市银行的股价,招商银行必然是其中的佼佼者,其本质在于招商银行是国内首家尝试金融零售数字化的银行。
金融零售数字化,通俗的解释是招商银行的对员工的考察指标更多的从固有的不量产率、回首款等转变为了MAU——一个偏互联网式的考察模式。
这种转型更在技术之外,即招行率先实现了从思维上的数字化转型,通过对用户的深度服务进而实现产品的销售。实际上,这也是招行“一体两翼”战略背后的根本,即招行的数字化模型更多的会赋能前端的客户经理,客户经理可以更深度服企业和客户,进而创造交互深度下的业务增长。
“招行是目前国内数字运维做的最好的银行,它真正把数据做到了全端流通,这样前端的运营人员可以基于低代码等能力迅速开发应用,进而服务用户,创造数字化粘性。”一位金融资深人士告诉我们。
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招商银行公司科技投入119亿元,占收入的4.45%,增长27.25%,截至年底,招商银行两个APP的MAU达到1.07亿。
在国有大型银行和股份制银行之外,区域性银行也更是一个特殊的样板。
相较于前两者,区域性银行更多的数字化转型是围绕“精细化赋能”,即实现普惠。这其中需要的更是全端业务侧的能力。
以江苏苏宁银行为例,其主营业务恰是通过线下结合线上的方式对线上微商贷申请困难的客户进行走访,使用PAD实现录入资料无纸化、信贷合同电子化、信贷数据影像化,基于人工线下走访的情况,对这些困难客群进行线上人工审批。再如江南农商行,其是基于京东科技提供的虚拟数字人为区域客户提供远程金融服务。
可以说,银行数字化如今愈发呈现出一个统一的需求点。
即在平台运维之外,数字化更多的正在向“零售”属性迁移,即由前期以业务中心转为以用户为中心,不论是建行的核心系统建设,亦或是招行的低代码赋能前端业务人员,再或者是区域性银行对用户的深度运营,都是在保证业务稳定性的前提下,更多地向用户侧迁移。
三、银行进化,站在拐点
总体来看,银行的数字化转型走过了3个重大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业务经营电子化。转型核心是核心业务的电子化。代表转型领域有核心系统建设、网点电子化机具的应用和普及、U盾等风控技术的应用等。
第二个阶段是管理流程信息化。转型核心是普及管理信息系统。代表转型领域有营销管理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报表管理系统、经营分析系统、数据仓库/数据集市的建设等。
第三个阶段是客户交互移动化。转型核心是移动渠道与开放生态建设。代表转型领域有手机银行建设、移动支付体系搭建、线下产品移动化、开放生态建设等。
就目前而言,银行行业内部的数字化转型普遍良莠不齐。不论是最前端的核心系统建设,还是后端的“金融零售数字化”体系,都存在些许短板,以核心系统为例,尽管最近两年各大银行推进的是各个方面的国产替代,但相较于“IOE”提供的稳定能力,国产厂商在某些方面仍然不达标,中间过程中需要广泛地人工干预,最终带来的反而是数字化的“反向结果”。
此外,在具体的业务层面,很少有产业服务商能够提供成熟的深入交易的银行业务数字化能力。尤其对区域性银行而言,单薄的投入导致这种短板更难被补足,精细化运营遥遥无期。
但从另一方面来看,需求市场却在持续爆发。
在疫情的数字化转型中,企业的融资需求更是被无限放大。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21年中国中小微企业融资发展报告》显示,根据经济贡献来测算,目前我国中小微贷款空间预计为当前规模的1.5-2.3倍;以单户融资需求测算,贷款空间预计为当前规模的2.7倍。
“现在最难做到的就是风控,在疫情期间的不良率大大增加,如果能增加风控能力,银行的业务会呈几何级增长。”一位从事银行方向工作的人士告诉我们。
从某种程度看,银行正站在数字化转型拐点。这种拐点对应的选项则是是否要进行核心系统转型建设、是否要进行直播等方式的尝试,以及银行内部人员和团队的更新迭代。
不论是国有大行,还是区域性银行,都需要更精密、更安全、更专业的组织能力和技术手段去做业务模型的重塑和建设,在保证交易安全的前提下,实现对用户的精细化管理和运营。
新的尝试对应着风险,但也更代表着未来的新机会。
“我们认为现在金融还是一个存量市场,问题的关键在于谁能进来享受这个存量。”上述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