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智化供应链里,「重估」京东云

一个新的价值边界

在数智化供应链里,「重估」京东云

 

 

2022年,京东云—这朵“从供应链中走出,向产业中走进”的云,正在愈发厚重,愈发亮眼。

 

作者|皮爷

出品|产业家

 

 

2022年,京东云的身影更加清晰。

 

5月24日,京东集团对外发布了《2021年环境、社会及治理报告》(简称ESG报告),报告展现了京东在2021年在环境、社会及治理的相关动作和数据,其中的成绩单有绿色低碳,有技术投入,更有产业赋能等等。

 

比如借助液冷等技术,京东云新一代绿色数据中心已实现全年运行年均电源使用效率(PUE)低于1.1,基础设施能耗节省30%,碳排放总量减少10%;比如在京东云的助力下,京东持续推进的数智乡村建设,再比如在产业侧,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京东云已经帮助众多中小企业实现数智化转型。

 

其中,零售尤为值得一提。根据数据显示,截止2021年底,京东已为超过1,200家制造企业打造C2M反向供应链。

 

京东云作为京东面向政企的技术服务品牌,也是这个数据的直接出口。实际上,肉眼可见的是,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京东云带着技术和京东强力的供应链能力出现在越来越多的线下零售场景中,帮助广大中小企业攻克供应链等多重数字化难关。

 

至于京东,过往外界更多的标签在于其TO C的零售能力、物流价值等等,但在透过报告中,一个足够明显的感知是:京东正在基于京东云,放大自身的底层核心价值,将自身一个个原本TO C的底层技术和业务能力拆解重构,通过云业务输入向广大B端企业。

 

一个更清晰的认知是:在中国经济发展愈发厚重的当下,京东——这家扎根产业的新型实体企业,正在以京东云为出口,构建出一个新的价值边界。

 

一、「零售」进入全端数字时代

 

在边界变化中,零售是最明显的一环。

 

去年双11中大促中,京东平台上出现了两款爆品,分别是松下推出的新品松下PQTK10智能马桶盖,和恒洁的智能一体机升级款Q3 PLUS,前者在京东11.11开场10分钟内成交额位居品类第一,好评率99%,后者上架2周成交金额环比增长2倍。

 

两者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都是基于京东和企业合作的C2M产品,即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反向驱动工厂生产产品,之后再同步到对应的电商渠道直面消费者。

 

这是一个在传统“人货场”的零售模型中很难做到的成绩。

 

零售生意的变化不仅在上层,更在底层。

 

作为中国零售业态的标杆企业,名创优品一直有足够庞大的渠道布局。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名创优品全球门店数达4749家,国内门店数2939家,海外门店数1810家。

 

庞大的渠道布局为其带来了强悍的商品分销能力,但却也催生了新的问题,即固有的传统运营体系无法匹配企业在渠道端的扩张速度,比如在底层的服务器等基础设施,比如对于部分产品分销数据的整合和分析,再比如基于大数据的智能营销等等。

 

这不是个例。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与产业数字化潮水伴随而来的,是C端用户愈发多变且频繁的衣食住行需求,以及时间空间距离被缩短下的供应链愈发分散化的趋势,而作为人们需求的最直接触点和供应链的最小单元,对应到零售企业,则是逐渐严格的要求。

 

如果说过去的十年里,零售企业需要做到的更多的是对产品价格和品类的管理,以及对渠道供应的控制,那么如今零售企业若想在数字化浪潮中站稳脚跟,需要的则是来自全端的升级,高要求不仅在固有的产品端和渠道端,更多的还在底层基础设施和前端用户运营端。

 

换言之,零售企业需要构建出一个从底层到上层的全端产业零售模型,通过灵活、敏捷的产业结构,来满足供应链和用户端高频变幻的需求。

 

最近的一个例证来自本轮疫情。客观来看,零售企业具备越强的供应链和线上运营积淀,其在本轮危机中受到的影响就会越小。

 

比如众所周知的京东“酒仙桥模式”,其恰是基于京东自身在零售供应链端的物流配送、仓储端等积累多年的能力,保障了平台零售配送体系的闭环,和社区配合帮助人们解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

 

或者可以说,在实体经济向数字化转型的当下,零售企业需要更强的全端数字化能力,这种能力不仅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产业和用户需求,更可以提高其应对危机和变化的能力。

 

谁先行一步,谁就能获得更大的先机。

 

二、数智化供应链和产业「最优解」

 

近日,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2021年江苏省智能制造示范车间拟授牌名单公示》,其中拿下2021年江苏省智能制造示范车间、2021年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名额的是格力大松(宿迁)与京东云联合打造的工业互联网智能工厂项目。

 

这是一个来自外界的肯定。格力大松是华中、华东区域最大的生活电器生产基地之一,其在2020年产量逾600万台,全年销售额突破11亿元。

 

而其通过京东云的合作,将自身的零售边界进行了再一次地放大。

 

从整体来看,京东恰是以京东云为抓手,将自身在零售端的全端能力融入到智能工厂之中,进而实现质量、管理、效益的提升。

 

比如在底层,京东云为格力搭建的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平台,打造了跨边缘层、IaaS、PaaS和SaaS层的应用服务体系,连接智能工厂的设备层、车间层、企业层,帮助其实现数据流转和智能管理,进而完成从多套离散化、孤岛化IT系统的一体化管理。

 

再比如在上层,京东云基于C2M能力帮助宿迁格力更精准地对话消费者,在京东云技术能力支撑下,后者如加湿器等新品的上市周期大幅缩短。

 

同样发力的还有管控层和智能决策平台。前者帮助工厂实现全环节的场景可视化,实现集中式管理,后者则是基于各个业务数据和系统进行更精细化的数据驱动和产品设计等等。

 

可以说,京东云为格力提供的是一套“完全体”模式的,从底层基础设施,到中间层的数据流转和管理,以及到上层产品设计的全端现代产业零售模型。

 

这种零售模型的价值在于,其不仅能帮助格力解决表面的产品问题,更可以深入肌理,从底层数据和设备管理上驱动格力以及工厂形成更灵活、敏捷的零售产业链条,进而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的供应链竞争力。

 

被印证的不仅是格力。实际上,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京东云的身影出现在越来越多的零售企业服务商名单里,比如前文提到的名创优品,也恰是京东云帮助其构建出了新式的零售底层基础设施架构,进而和上层的业务相匹配,最终帮助其在全球化的零售布局中越走越顺。

 

再比如尚品宅配,基于和京东云的合作,如今前者已然实现了“云上整装”的创新型业务模式,即消费者可以在线上一键完成自己喜欢的整装设计方案,除此之外,尚品宅配更和京东家居联动,在线下渠道端持续发力。

 

客观来看,基于京东云提供的数智供应链能力,尚品宅配可以做到更好地放大企业的规模效应,进而提升整装供应链的议价空间。同时,基于前者的强仓储能力和高效协同的物流网络,尚品宅配可以通过柔性配送等方式,进一步降低成本,构建起足够高的竞争壁垒。

 

一个最本质的问题是:京东云能为企业提供的零售能力到底是什么?

 

实际上,早在之前,京东云就对外公布过相关的能力模型,即面向零售行业的“五化方法论”,其中包括用户数字化、运营与渠道数字化、供应链数字化、产品与生产数字化、基础设施的数字化。

 

更具体来看,京东云为零售企业提供的恰是一套从底层服务器、数据维护到上层平台、用户的数智化解决方案。

 

京东云有这样的底气。或者可以说,基于过往独特的电商模型和强大的技术底层,京东是当下为数不多的能够提供这种端到端的零售解决方案的企业,不仅可以帮助企业建立前端运营体系,更可以帮助其搭建技术和产品模型。

 

实际上,动作已经铺开。几个数据是,推出3年来,京东JC2M智能制造平台已覆盖超过1000个品类,京东云已经帮助超过1,200家制造企业打造了C2M反向供应链。

 

在供应链层面,京东云则是基于数智化供应链能力,通过智能运营、仓网优化、全渠道履约等技术,有效地帮助零售企业极大缩短产品周转天数。

 

种种信号背后,一个更本质的总结是,京东云正在将京东沉淀多年的最核心能力——零售,全盘拆解,基于自身坚实的技术底层,通过一个个能力组件的形式对外输出到B端,进而构建出一套全方位、可实操、有实用价值的数智化零售模型。

 

对零售企业而言,这是最容易“复刻”的数字化路径,也是“最懂产业”的产业级服务。

 

三、在京东云身上,看见一条新价值曲线

 

实际上,如果再来回头看这次的ESG报告,不难感知到的是,在京东云身上,一条新价值曲线正在成型。

 

或者可以说,京东云正在将京东固有的内在价值全端展现在外部,进而辐射到社会和产业数字化的大潮中,为后者锚定到新的发力点和增长点。

 

如果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人们更多的认同的是京东本身的平台能力,包括零售、物流仓储能力,那么如今在京东云的出口转化下,这种单纯的平台价值正在技术加持下,被释放到更多的场景和企业之中。

 

比如零售,作为中国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企业之一,京东是一个足够特殊的存在,即其具备足够重且足够深入产业的零售模式,这种重体现在不同于其他履约平台的自营,更体现在对仓储物流的管理。

 

这种强产业零售能力再配合京东云的强底层技术能力,如智能运营、数据分析、底层数据承载等,最终构建出的恰是一个松耦合、灵活敏捷且适配大众场景的零售解决方案。

 

在如今的大趋势下,这种方案的价值正在被不断认可,不论是在上海的保供战中,还是北京公认的“酒仙桥模式”,都有目共睹。

 

成绩不是偶然。实际上,如果向内观察,则是不难看到在一个个这样的契合ESG模型的实体产业方案背后,京东在云和其他产业侧上的不断投入。

 

根据本次发布的财报数据显示,京东在过去5年技术投入近800亿元,而过去三年来,京东累计用于商品采购、基础设施、技术研发、物流履约、员工薪酬福利、品牌商家扶持等实体经济相关投入总额更是超过2万亿元人民币。

 

故事还在持续推进。5月初,京东云举办了2022智能营销新品发布会,其把京东在过去十几年所积累的经验,整合为一个产品,即京东言犀超级SaaS增长引擎,帮助商家在即将到来的618做好运营、提前布局。

 

同时,京东云还将作为京东618的核心技术底座,通过对供应链以及相关产业场景的强力支撑,在618期间为数以千万的企业和商家保驾护航。据了解,截止目前,京东云已服务超过1540家大型企业、超过152万家中小微企业。

 

这朵“从供应链中走出,向产业中走进”的云正在愈发厚重,愈发亮眼。

 

与之对应的一个的理解是,京东这次发布的ESG报告之所以受到外界关注的原因,其实不仅仅是因为京东对外披露的这份对实体助力的成绩单,更重要的是在这份报告背后,外界和市场能看到京东作为一家国民企业的“ESG担当”,这种担当不仅在自身业务范围内,更在固有业务边界之外,京东云身上体现出来的不计成本的技术投入、社会责任承担以及真实可见的产业赋能能力。

 

透过京东云,一个愈发明显的预兆是——2022年,在产业数字化的赛道里,京东已然找寻到自己新的企业密码。

人已赞赏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