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能否为元宇宙概念买单?巨亏之下,Soul还能狂奔多久?
作者/毕胥萍
出品/新摘商业评论
距离Soul在港股提交招股书,过去了4个多月。
美股上市受挫后,Soul转向港股,继续打出“社交元宇宙”招牌。今年下半年,Soul连续推出元宇宙相关业务,其前景如何?
实际上,在元宇宙出现的早期,Soul概念先行迹象明显。Soul最新推出的“NAWA引擎”和QQ秀搭载的“虚幻引擎4”本质无二,同为3D渲染工具。
成立于2016年的Soul,在2021年搭上元宇宙的风口。作为社交App的Soul偶遇元宇宙。缺乏技术和硬件条件等,Soul开启元宇宙社交事业无异于“二次创业”。
“骑驴找马”背后反映出Soul的用户增长焦虑。平台社区内容单一,类似QQ秀的“捏脸”应用成为吸引用户留下的新玩法。为扩大用户规模,高涨的营销费用导致巨额亏损,急需上市补血。
如果上市,资本市场能否为元宇宙概念买单?巨亏之下,Soul还能狂奔多久?
一、从美股转道港股,Soul有多缺钱?
从美股转道港股,Soul又缺钱了?
去年7月2日,刚上市2天的滴滴因网络安全问题遭遇监管审查。监管风暴序幕拉开,中概股自此风声鹤唳。
虽然比滴滴幸运,但Soul并不是例外。6月底,Soul挂牌计划宣布暂停。此前,Soul的美股上市仪式准备停当,出席人员已受到邀请。毫无疑问,事出突然。7月6日,Soul随即发起D4轮融资,由腾讯、米哈游等注资约1.77亿美元,完成又一轮“续命”。这也是Soul迄今获得的最大一笔融资。至此,腾讯合计拥有Soul 49.9%的股权以及28.5%的投票表决权,成为第一大机构股东。
Soul融资情况 图片来源:Soul招股书
距离美股上市失败、获得腾讯融资的整整一年之后,Soul在今年6月转向港股,以获取融资支持——Soul又“缺钱”了。
不少人会疑惑:Soul为何频频融资,并需要巨额资金注入?
Soul的营收增速并不弱。实际上,从财务数据来看,Soul的营收在三年内翻了超10倍。这也是它被腾讯等看好的原因之一。2019至2021年,Soul营收分别为7070万元、4.98亿元、12.81亿元。
得益于营收增长、成本控制得当,Soul的毛利率水涨船高。2019至2021年,公司毛利率分别为48.6%、79.9%及85.2%。毛利率是判断一家企业盈利能力的关键性指标。如果将Soul的毛利与陌陌和探探对比,更是高出一大截。后两者这一数字均保持在50%左右,这与其在直播业务的重成本投入有关。
在大部分社交平台上,如微博、微信,或者主打颜值社交的陌陌、探探,直播必不可少。陌陌、探探从起初的“左滑右滑”扩展至直播领域,如今,直播业务已撑起了营收半边天。
Soul如此能赚钱,它不同于陌陌、探探等走颜值社交的路线。在Soul上,玩家头像都是虚拟的,靠着语音、文字等Soul勾画了一套所谓“灵魂社交”的图景。打出“无压力社交”旗号,收获了部分容貌焦虑的用户。
Soul的主营收来自用户之间的礼物打赏、广告等。这部分收入增速也不小。然而,有收入,收入却覆盖不了成本支出,尤其是销售和营销费用,因此Soul陷入巨额亏损。
招股书显示,2019至2021年,Soul销售及营销开支分别为2.04亿元、6.21亿元和15.13亿元,占营收比例分别为289.1%、124.8%以及118.1%。
仅“销售及营销”这一项成本,几年来一直超过当年营收。持续融资输血,成为必然选项。
来源:AppGrowing统计
据有米云旗下AppGrowing对社交App广告投放数最新统计:今年三季度的广告投放数中,Soul每月都排在前10。在7月,一度位居前三,仅次于小红书和爱聊App。社交App头把交椅的陌陌、探探,也比不过Soul的投放多。
“如果没人陪你说话你就来Soul”,抖音、豆瓣、微博、QQ空间等年轻人扎堆的平台,是Soul打广告的主阵地。“不开心就去Soul”甚至已经成为抖音的评论梗,一些表达难过情绪的视频评论区,常会有人刷这句。Soul也是各大热门综艺的常客,仅在2022年,Soul冠名了《追光吧哥哥》,是《明星大侦探7》超级合作伙伴,并赞助了《朋友请听好》《我们的滚烫人生》等。
这一系列动作,目的是拉新客、促月活,做大用户数规模。用户数扩大,互刷礼物的用户数随之提升,进而转化为Soul的主营收。
为此,Soul公司近三年(2019至2021年)净亏损分别达3.534亿元、5.791亿元、13.244亿元,累计亏损22.569亿元。
Soul现金流状况 图片来源:Soul招股书
亏损高企之际,需要大笔融资让企业活起来。截至2021年12月31日,Soul所拥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9.10亿元。参照2021年Soul的亏损额及亏损速度,若新的融资动作不及时,Soul存在现金流断裂的风险。
二、偶遇元宇宙,Soul找到“应许之地”?
自Soul发起港股上市之后,最大的几次对外动作集中在元宇宙领域。
今年7月,一向低调的Soul创始人张璐在一次媒体采访时,首次对外解释将Slogan 换成“年轻人的社交元宇宙”的动机。她说:“因为我们一直想要做的事情和元宇宙的理念是一致的,在这个词出现之前很难讲清楚 Soul 到底是什么”。
Soul出现于2016年,比元宇宙火起来早了6年。
元宇宙被认为始自1992年科幻作品《雪崩》提到的“Metaverse(元宇宙)”。2021年是元宇宙元年,以Facebook改名Meta为标志事件。在去年发起美股上市前,Soul贴上了元宇宙标签。在张璐看来,“元宇宙是经济体系,不是硬件,是创造了一种规则和体验”。
她不认为元宇宙是技术的衍生,而是接近一种思想。这种观点和元宇宙主流看法大相径庭,被不少业内诟病。一般来说,硬件和技术被认为是元宇宙真正的驱动力。
如此看来,Soul遇上元宇宙,实际是一次偶然事件。一种思想的不谋而合。
这种观点资本市场或许并不会买单。Soul未仅停留在思想层面的一致,而是有所动作。尽管从概念到实质,已经过去了一整年。今年下半年,Soul在元宇宙有两大动作:推出渲染引擎“NAWA引擎”,发布数字藏品“乌比莫斯”。
缺乏技术、硬件基因,Soul进军元宇宙,不亚于在“二次创业”。
渲染引擎“NAWA引擎”(NAWA Engine),也是Soul对外展示在元宇宙技术方面的唯一作为。据张璐称,“NAWA引擎是virtual identity 的升级,一开始我们是纸片 2D 头像,装扮是2.5D 的,现在我们在做3D形象,用户可以在虚拟空间用Soul提供的道具打造自己的形象”。
“NAWA引擎”在Soul里的应用,主要用于“捏脸”,展示玩家的个人虚拟形象。
那么,应该如何理解和衡量“NAWA引擎”、元宇宙的关系?不少人对元宇宙有误解,认为元宇宙虚拟形象不过是QQ秀。吐槽技术含量低。今年“超级QQ秀”更新后,内嵌3D引擎“虚幻引擎4”(Unreal Engine),让QQ秀更加生动,成为一款3D化的社交游戏。
实际上,“NAWA引擎”和“虚幻引擎4”在技术实现上差别不大。巧合的是,“虚幻引擎”背后的Epic Games,也是由腾讯注资。
Soul玩家可以捏脸,QQ秀人物可以3D化——二者没有本质区别。
赴港股上市募资,Soul的目的之一与元宇宙相关:募资预期将用于改善及升级专有技术、改善数据分析能力,并开发社交元宇宙。资金投入决定了Soul转型元宇宙的决心及动力有多大。
在技术及开发的开支方面,Soul在2019年尚未过亿(约9700万左右)。2020年这一数字达到1.87亿,2021年达到4.15亿。虽然增速不小,整体来说,Soul的投入仍然过低,在元宇宙方面概念先行痕迹明显。
下半年,Soul另一大动作是发售了数字藏品。9月9日,Soul首次推出“莫比乌斯”系列数字藏品。数字藏品意味着将元宇宙世界中的虚拟事物,以区块链技术进行确权。
从时间节点来看,在数字藏品领域,Soul姗姗来迟。数字藏品并不是Soul主打的“社交元宇宙”的专属,二者关系并不密切。推出数字藏品的企业比比皆是,归根结底因为开发成本较低,行业门槛有限。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元宇宙产业委员会执行主任于佳宁表示,数字藏品行业的成本并不算高,成本普遍来自于藏品设计创作、平台发行费用、IP合作、技术研发、项目运营等。对发行团队或创作者而言,藏品设计创作和平台发行费用才是最大的成本。
如果仅仅将Soul打造一个“数字藏品”的展厅,这显然与元宇宙的前景背道而驰。没有技术和硬件加持的Soul元宇宙能走多远呢?
百度副总裁、百度元宇宙产品“希壤”负责人马杰曾公开表态:元宇宙是互联网3.0最有可能候选,而5年后才是起点。
以目前对互联网3.0和元宇宙的认识,业内甚至无法明确它未来的基本面貌,尚处于早期探索阶段。用以太坊创始人维塔利克·布特林(Vitalik Buterin)的话抽象阐释:每个人将在互联网3.0中拥有自己的“灵魂”(Soul),在社区中自下而上地聚集在一起,创造出一种新型的“去中心化社会”(DeSoc)。
此Soul,非彼Soul。当一个初创社交App转型做社交元宇宙,仍然路途漫漫。
三、元宇宙未至,Soul处境仍尴尬
Soul为什么要侵入元宇宙的领地?
安于做一款年轻人的社交App,为什么让Soul焦虑?
作为一个社交App,Soul的处境尴尬。进入元宇宙,实际上,是Soul为了解决用户留存的策略。
熟人社交有微信,陌生人社交有陌陌和探探。Soul在陌生人社交的赛道不做颜值社交,而是打出了“兴趣社交”的旗号。突出虚拟化社交,不设真人头像。
这恰是Soul第一大尴尬:看似进入了无人之境,实际上限制了成长空间。
今日头条开创的智能算法,为用户提供了永远刷不完的信息,颠覆了传统媒体每日推送固定条数信息的规则。今日头条实现的信息无限分发,成就了张一鸣的字节帝国。而Soul则让社交对象可以无限分发。Soul利用了AI时代智能推荐的红利,其产品的核心特征表现为两个字“匹配”。理论上,用户可以匹配到无上限的交友对象。
借此吸引到大量用户之后,Soul以社区化运作,让用户留在平台的时间加长。最主要的玩法,除了用户在平台上发起“群聊派对”“语音匹配”等聊天功能外,还可以进行“狼人杀”“爆弹喵”“宠物星球”等游戏。
Soul的盈利模式,主要赚取用户之间的礼物赞赏等增值服务费和广告费用。然而,恰是这种产品功能限制了Soul的变现能力。内容单一,用户付费动力不足等,让Soul依赖用户数规模扩大来实现增长。
打广告是拉新的主要手段。为吸引用户留下来,Soul也是使出千方百计。比如,如果用户长时间未登陆Soul,当其他用户可以在用户主页点击“擦灰”时,用户会收到短信提醒。用户留存压力之大,可见一斑。
据招股书显示,2021年,Soul月活跃用户及日均活跃用户数目分别为3160万名及930万名,分别按年增长51.6%及55.8%。而Soul日均活跃用户使用时长是 45.3 分钟。月活用户数不算低,但是日留存率仍然需要提升。按照Mob研究院去年发布的“陌生人社交App月活前五”来看,Soul日留存率低于陌陌、探探、Blued。无一例外,其他几家都有直播功能。
Soul认为自己是真正的社交网络,在为普通人提供“归属感”实际上,用户使用时长、留存率等较低,恰恰暴露了社区化不足的弊病。这就是Soul的尴尬处境之二。
社区化运作进展并不显著,Soul官方宣称的“兴趣社交”,不被用户认可也就不足为奇了。有用户称,将Soul官方定位的相关采访内容截图发在Soul上之后,遭遇“群嘲”。
即刻App上相关评论
如果在微博等搜索Soul,不少用户也会将其和陌陌、探探画等号。当剥下兴趣社交的外衣后,Soul难掩约会App的本质。进入元宇宙,恰是在这一背景下促成的。捏脸等功能让Soul用户的虚拟头像更“好玩”。
有人说,“如果有一个约会app,完全不用设置性别”。这或许才是兴趣社交的开始,如同电影《头号玩家》里所呈现的。这部电影为元宇宙提供了一种具象化形态。通过元宇宙提供的各类玩法,让用户沉浸其中。
若要实现电影里角色之间的互动关系,或许得三、五十年之后了。缓解用户增长焦虑,除了融资打广告,元宇宙能否成为解药?Soul正在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