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企业服务热潮不相信Copy TO China

核心:该部分主要从“模仿”这个话题引出,回顾过去二十年中国商业发展历史,其实一直都有在“模仿”,但模仿不是说照抄照搬,更融合了自己的创新。中国企业已然从创新的追随者,转为创新的引领者。尤其是在企业服务市场,更懂本土用户的中国企业逐渐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背景:

模仿,是人的本能,也是相对容易实现目的的方式。法国社会学家塔尔德在其《模仿律》一书中提出,模仿往往是地位低的人模仿地位高的人。模仿一直存在,而文明的进步使得人服服帖帖地模仿的行为更加个性化,更加理性化。

而在商业社会亦是如此,回顾整个商业社会发展历程,从某种程度上讲,企业或多或少都会去做“模仿”这件事。落后模仿先进,欠发达模仿发达。但这从来不是一件丢人的事,模仿不妨碍成就新的伟大,那些真正有价值的模仿绝不是毫无自我创新的照抄照搬。

尤其是眼下国内市场兴起的数字化赛道浪潮,我们看到了模仿,更看到了创新的火种在一个又一个的赛道上燃烧。

从亦步亦趋到同场竞争:中国式创新网络发展方兴未艾

1994年4月20日,北京“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实施示范网络”(NCFC)通过美国Sprint公司的64K专线,实现了与国际互联网的全功能连接。从那时候开始,我国成为国际互联网大家庭中的第77个成员,然后逐步开启了互联网时代的华丽篇章。

而在国内互联网混沌初开的年代,“copy to China”这个词语非常流行,欧美发达国家互联网公司的模式,被越来越多国内企业家“拿来主义”了。以至于当时国内VC界曾有个经典段子,“你的模式在美国有参考吗?”,如果没有,投资人可能不会有什么兴趣。

模仿其实不错,学习别人可以少犯错,可以帮助国内互联网企业快速成功,事实也的确如此。

网易、搜狐、腾讯、新浪的崛起,推动我国互联网进入四大门户时代。失败2次的马云和他的十八罗汉放出豪言要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李彦宏携“百度七剑客”发力搜索引擎。而百度、爱丽、腾讯三家公司,也迅速开辟出了国内互联网的“BAT时代”。

不得不说,国内科技公司的崛起或多或少都有美国科技公司的影子,但是这依旧不影响他们的伟大,在适应国内本土化需求上,先天性优势趋势,他们要比美国科技公司前辈们做得好,在很多领域二者甚至已经被摆在同等位置去比较去竞争了。

移动互联网时代,“新四大发明”出现,Copy From China的说法开始盛行。随后,伴随着TMD的崛起,中国移动互联网迎来了自己辉煌的高光时刻。

而在国际上,国内互联网巨头的体量和地位也得到了认可。《日本经济新闻》评论员中山淳史在其《美中IT双城记》一文指出中美各自拥有着简称为GAFA(谷歌、亚马逊、Facebook、苹果)和BATH(百度、阿里、腾讯、华为)的大型IT企业。

模仿者的影响力,如今已经不亚于被模仿者。在今天,国内企业逐渐摆脱跟随者的身份,其自主创新能力已经得以彰显开来。

譬如AI领域,无人机越来越在很多场景发挥巨大的作用。而《长尾理论》作者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在加州伯克利创建的无人机公司3D Robotics在和深圳无人机公司大疆在创新的竞争中失利,最终撤离中国消费级无人机市场。

毫无疑问,这是市场投票的结果。

如今站在风口上的企业服务市场,或许更不相信“外来的和尚好念经”这句话。当然了,中国本土企业也不能简单地搬运模仿,需要更多地理解本土企业需求。因为国内企业服务市场的本地化需求、个性化需求和碎片化需求明显,这些需求并不容易通过全球统一化的产品设计来充分满足。

关于企业服务,此前作为SaaS鼻祖的Salesforce折戟中国市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单说技术能力,Salesforce毫无疑问是经过市场考验的。但它却始终找不到融入中国市场的本土化“密码”,无论是自己亲自下场还是寻求阿里等本土企业的迂回战略最终皆以失败告终,“为中国市场打造特色产品”似乎也只停留在口号。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国产企业崛起,在懂中国企业客户这件事上,本土企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产品设计和创新上往往可以占据先机。

以电子签名为例,参考电子签名品牌DocuSign的发展方向,这对于我们理解国内电子签名走向有着重要的参考学习意义。但是国内电子签名企业更懂中国企业的需求,更能理解不同行业的细分需求,做出来的产品自然也就更接地气。或许正因为如此,我们看到目前市场上的主流电子签名品牌皆是本土企业。

当你只是跟随者、模仿者,而非颠覆者、创新者时,凭什么同领先者竞争呢?可如今,国内科技企业崛起则证明我们其实不是简单的跟随者,而是坚持走本土化创新道路。

经商达彦在其《模仿的技术》一书中提到,在商务世界,即使有其他公司无法模仿的构思,但仔细调查一下,我们会发现这个构思其实是由或大或小的模仿组建而成。别人无法模仿的构思是模仿而来,这就是所谓“模仿的悖论”。

资生堂创始人福原有信也表示,肤浅的模仿是不行的,要从根本开始彻底的模仿。

毕竟牛顿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所以如何在模仿中创新才是关键。

水大鱼大,不仅是过去十数年中国科技公司的缩影,也是未来人工智能、数字化市场的真正写照。而在“水大鱼大”这样一个大环境下,中国科技企业创新力的增强。起步晚,学习、模仿在所难免,但绝不是复制粘贴,把美国科技公司的模式拿过来直接用。一些所谓的模仿,或许也在孕育着新的伟大。

技术与人文兼备:不断定义用户价值驱动产品迭代

乔布斯曾经说过,好的产品是走在科技与人文的交叉路口,

人文,其实一直都是一门玄学。消费互联网时代,用户注意力是如此。而在企业级市场,中国企业的特征也是一种人文。很多时候,跨国公司布局,最难搞定的往往不是技术,而是本地化需求,如何真正做到懂用户。

光伏、新能源车、医疗器械、原料药、物联网、云计算、数字工具,全球都在研究,但是有的具有普适性,有的更强调特殊性。

以电子签名为例,其发展形式其实就符合中国市场需求,包括混合云的云选择,兼顾个性化与普适性,兼顾扩张的速度和质量。同时,深度洞察企业客户的使用场景和方式,即延着“使用场景”这条线来开展“场景点”的洞察。然后,再根据洞察到的场景机会点,去通过技术手段设计自己的解决方案,进而实现了自我的创新。

因此,成功的中国科技公司会去搞清楚自己要“洞察”什么,洞察的数据如何收集,洞察后自己该如何做。

关于洞察方面,包括内部的公司规章文件、人事任免签约,还有外部的,产业链上下游合约签订,不同业务对签约有什么要求等等,客户的全流程都需要有所了解。至于如何收集,除了坐在办公室内看行业分析、数据统计和客户案例。更要去直接去倾听不同领域企业的真实想法,设身处地的,把自己融入企业客户的业务流程当中。必须具备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的能力,同时要对多个领域有足够的认知。

注意,这时候的企业我们不能再称他为模仿者,而是创新者。

而在企业建立优势之后,更要有一种边缘思维,往更中心的地方去看,对自己发展晋升战略有着清晰的认识,避免自己遭遇“创新者窘境”。

老章认为,客户需求包括基础需求和上升需求。对于企业而言,对应的产品也应该符合眼前的基础需求,以及未来有可能出现的上升需求。

从商业逻辑来看就是,我们可以套用著名的波士顿矩阵法。在自己手里有“明星”、“现金牛”的时候,就开始预测下一波潮流,培养新的“儿童”,因为任何产品都有生命周期,任何需求都有升级的时候。在那些“明星”、“现金牛”成为“瘦狗”时,要有新的产品可以接班上来。这里的“明星”、“瘦狗”们可以是不同产品,也可以是同一款产品的迭代升级,就像我们熟知的空调洗衣机,几十年来不断升级,还比如数字工具产品。

而这需要企业做好两方面内容,一是刚才说的,把握好企业客户需求的迭代规律,这涉及的是创新有效性问题;二是需要加大研发力度,这涉及的是创新投入力度问题。

从模仿硅谷到建立自身创新体系,在新科技革命和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浪潮下,从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中国未来的分工会越来越细,而创新着的中国企业未来发展也将无远弗届。

人已赞赏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