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PO终止造芯计划,“死因”存疑

作者|闪电懒

编辑|Duke

来源|钛财经

5月12日,智能手机商OPPO宣布将终止其芯片公司哲库(ZEKU)的业务,近3000名高端芯片人才一夜之间全部失业,这一消息很快引起业内的热议。

当初豪言3年投入500亿元,招募3000人造芯,却一朝关停。对于解散哲库,OPPO表示,面对全球经济、手机市场的不确定性,经过慎重考虑,公司决定终止哲库业务。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公司会妥善处理相关事宜,并将一如既往做好产品,持续创造价值。那么,OPPO自研芯片到底发生了什么?

造芯箭在弦上

OPPO哲库的突然谢幕,令业界错愕。毕竟,2019年12月,OPPO创始人陈明永在深圳举办的未来科技大会上的那一句:未来三年OPPO总研发投入将是500亿,仍然在许多人心中印象深刻。

按照陈明永的规划,这些钱除了将持续关注5G、6G、人工智能、AR、大数据等前沿技术,还要构建底层硬件核心技术以及软件工程和系统能力。

这当中,造芯的钱估计花的相对最多。行业猜测,仅是从高通、紫光、海思等半导体巨头挖高级人才,哲库在资金方面先后就已经投入了数十亿至上百亿。

2021年12月,OPPO成功推出了其首款自主研发的芯片——马里亚纳MariSilicon X。后于2022年12月推出了第二款自主研发芯片MariSilicon Y,前者是一款影像NPU芯片,后者是一款旗舰级蓝牙音频SoC芯片。

就在三个月前,OPPO还在发布会上猛秀自家芯片。在今年2月份举办的MWC2023通讯展上,OPPO发布了多项产品,最引人瞩目的是MariSiliconY旗舰蓝牙音频SoC,这是OPPO自研芯片家族的新成员。

今年3月21日,在全新影像旗舰Find X6系列发布会上,OPPO还重点介绍了影像计算平台——马里亚纳®️MariSiliconX影像专用NPU芯片与4nm移动平台。

有业界人士更透露,OPPO原计划在今年底发布重量级手机芯片AP(应用处理器芯片),采用4nm工艺,目前已经进入了流片阶段。

在全球半导体公司里,仅高通、联发科、紫光展锐等少数企业有设计手机SoC的能力。而在自研SoC的手机公司中,也只有苹果、三星和华为成功拿出了产品,但三星和华为都有其他半导体经验。

与之比较,在前两年已经拿出MariSilicon X和MariSilicon Y成品的OPPO哲库,确实被称为有望成为下一个华为海思也并不为过。

然而,这一切随着OPPO的一纸通告都戛然而止,哲库的造芯计划永远定格在了2023年5月12日。

为何突然解散?

商业利益原因、市场原因、产业原因……对于OPPO终止芯片自研业务的原因,业界众说纷纭。

有不少分析人士认为,哲库的突然谢幕,形势陡转之下,不像是筹谋了许久。

因为一个月前,哲库还招来了孙成坤担任NPU芯片中心部长,他是国内GPU独角兽企业“壁仞科技”前海外团队AI方向的负责人。

而OPPO首席产品官刘作虎今年2月3日还在微博“秀了下肌肉”——发布OPPO首颗电源管理芯片SUPERVOOV S。

对于ZEKU解散,一位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研发手机基带芯片难度确实太大,PA即便是进入了流片环节,还要考虑未来的芯片可用性问题。

而即便OPPO自研4nm芯片性能优秀,也要面临着手机市场持续萎靡不振,复苏前景不明,导致芯片产品无法大卖,从而无法实现盈利的境地。

5月11日,知名调研公司Counterpoint Research公布了2023年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调查数据显示,全球智能手市场第一季度出货量同比下降14%,环比下降7%,至2.802亿部。国内三大厂商小米、OPPO和vivo则出现了两位数的下滑,其中小米下滑幅度高达22%。

另据Omdia发布的2022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出货量为12.07亿台,同比下降9.9%。

有OPPO前员工曾对媒体表示,OPPO是一个很务实的公司,当其觉得这件事情前景不乐观的时候,完全有可能直接终止。

5月12日,步步高集团董事长段永平在回复网友时也写到:“改正错误要尽快,多大的代价都是最小的代价。”这似乎是在肯定OPPO关闭哲库的决断。

造芯比想象中难

在科技行业,有这么一句话:“你没见过芯片制造,就别低估制造芯片的难度,除了没有光刻机,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可见,芯片制造的难度。

目前为止,英特尔Qualcomm高通、海思半导体、联发科技、三星等巨头是“芯片技术“的主要主导者。因此,对于国产手机来说,在全球关系风云变幻之后,智能手机行业的格局变成了“你是你,我是我,你影响了他国手机销售,那就会出现断芯。“

在这样一种情况之下,即便是中国科技巨头华为,在断供后,也面临无法制造和生产5G手机。

于是,制造自主芯片,与“IQMS“芯片四巨头进行竞争,成为了中国智能手机的一个共识,也是中国高科技和芯片行业的一个共识。然而,也由于竞争层面、关系层面、芯片的高投入,以及巨大的试错与失败成本,让目前的中国智能手机巨头的上空雾霾重重。

小米也同样尝试过自研芯片。

2017年,小米发布了投入巨资研发的自主产权的芯片——松果澎湃S1芯片,这是中国迄今为止,在华为之后,第二个自主研发的芯片。当时的米粉欢呼雀跃,雷军同样信心满满,但最后事实却很残酷。

第一代松果澎湃S1,在工艺制作方面相比于其他厂商的芯片,是相对落后的。这造成了其手机续航能力不足和持续使用发热。

安装了自主产权芯片的小米5C,发行价格只有不到1500元。雷军曾说5C只有卖到3千元,小米才能回本,而现在看来,小米的第一代芯片早已失败了。

2018年的9月份,小米签署了与阿里的中天微进行了芯片合作项目,也就是说小米已经放弃继续研发新一代的芯片。

现在的小米,也只是在自己研发电池芯片。

回望过去三年,系统厂商、整机厂商纷纷加入到轰轰烈烈的造芯运动中。哲库的解散,或许是一剂“镇静剂”,让芯片界内外重新审视芯片产业的“高难度”,也可能让造芯运动进入一个相对低谷期,重新审视“曲线救国”的方向。

人已赞赏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