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线作战的昆仑万维,故事如何讲下去?

去年12月,昆仑万维宣布在原有投资业务板块基础上,增设新能源领域投资业务板块。

 

元宇宙概念火了,昆仑万维旗下海外信息分发Opera成为其布局元宇宙的“排头兵”。

 

今年,大模型概念火了。于是在今年2月9日,昆仑万维宣布将与奇点智源合作,于今年内发布中国版类ChatGPT代码开源。

不得不说,昆仑万维堪称是一位忠实的热点“什维克”,什么火做什么,动作频频,热闹非凡。然而最近,受到大股东李琼的减持计划及公司业绩下滑的双重打击,昆仑万维似乎也迎来了一些争议。

 

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如今的昆仑万维虽不至于“塌了”,但是面对目前外界的一些争议,如何解决或许也需要昆仑万维认真思考一下了。

 

更重要的,昆仑万维如今的遭遇,似乎也给整个AI产业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

 

一、大股东减持、业绩下滑、深股通减持:昆仑万维迎来至暗时刻?

 

如今的昆仑万维,恐怕过的并不舒心,尤其是在维护外界对其未来发展的信心层面上似乎更是如此。

 

6月22日盘后公告显示,公司股东、创始人周亚辉的前妻李琼减持不超过3586.86万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3%。

 

减持本身不算什么,真正耐人寻味的其实是下面这则消息。公司发布公告称:“李琼为支持公司AGI和AIGC业务长期发展,将减持股份税后所得的50%以上金额出借给公司,借款利息为年利率2.5%。”

 

减持了公司的股份,然后再借钱给公司,每年拿利息?有一说一,这生意想法确实不错。但不得不说,这一骚操作毫无疑问也吸引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也引起了深交所的关注,很快就对此次交易下发关注函,要求昆仑万维说明上述计划是否构成不可撤销承诺,是否与公司及其他利益相关方存在其他协议或潜在安排,是否有针对上述借款的履约保障措施。

 

昆仑万维方面,似乎也迅速给出了回应。只不过话说话来,回应是一方面,可真正让投资人群体信服恐怕不容易。最近一段时间,不少人都把昆仑万维的此次行为与之前的贾跃亭进行对比,发现二者的相似之处,而这似乎也进一步加剧了投资人群体的不安全感。

 

于是我们看到,昆仑万维开始持续自己的股价下跌,截止6月26日昆仑万维跌超10%。实施真相如何我们外人病毒而知,但不少人下意识的会怀疑他是在减持套现,意图获取更多的利润。

 

而在7月24日,昆仑万维被深股通减持164.62万股,最新持股量为6173.25万股,占公司A股总股本的5.16%。

 

股东减持的原因通常有很多,但是在之前周亚辉的前妻李琼减持、借钱事情还在发酵的时候,这种减持行为出现或许也会让外人感觉投资人群体对昆仑万维未来发展前景的不看好。同时,也有可能加深外人对其减持套现的怀疑。

 

从发展情况的角度来看,如今昆仑万维的业绩情况似乎是不太特别乐观。

据公开资料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昆仑万维的营收为11.5亿元,同比下降29.1%。公司表示,这主要是由于游戏业务的下滑所致。

 

2022年,昆仑万维实现营业收入47.36亿元,同比减少2.35%,实现净利润12.34亿元,同比减少16.70%。曾经作为其主营业务的游戏,似乎早已开始了下降趋势。从2017年到2021年,其过去的主营业务游戏收入分别为15.65亿元、14.58亿元、14.86亿元、11.99亿元和7.78亿元,下降趋势似乎还比较明显。

 

如此这样的昆仑万维,该拿什么守护外界对他的信任?目前看来似乎是很难的。最近一段时间,围绕昆仑万维的发生的事情似乎也有点多了些。

 

昆仑万维的未来成长性有多大?李琼借钱是否与之前的贾跃亭异曲同工?股东减持是否就是因为不看好其未来的发展前景?事情的真相外人不得而知,但对于很多投资人群体而言,本身就属于高度敏感人群,他们或许在一系列事件影响下选择“用脚投票”,对其发展表示不看好。

 

对于昆仑万维而言,或许需要想办法解决外界对它的信任问题了。

 

二、AI盛宴的蓝海与虚火:谁是南郭先生?谁又是真的吹竽人?

 

昆仑万维股价下跌,似乎推翻了某个多米诺骨牌,于是我们看到,AI板块集体下跌。而这或许反映的其实是市场信心的大跌。

 

于是我们听到了这样一种说法:此番股价下跌了的昆仑万维,就是AI产业的“卸妆水”。

 

曾几何时,Alphago与李世石的世纪大战引爆了整个AI赛道,于是在全球范围内,AI赛道开始井喷开来,经过几年的发展,整个人工智能领域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而在资本市场上,一方面,投资人对于泛AI领域也是真金白银的投入进去。另一方面,许多上市版块对未盈利的、但具有广阔前景的AI公司也表现出包容的态度,给与其较高的估值。

 

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一轮AI版块的集体下跌,反映的其实是大众对这些赛道发展存在明显的心理落差。人工智能产业一直以来造的势太大了,在应用层的落地方面,已经落地的商业化场景确实也有,但远远没能达到投资人和公众的内心锚定。

 

事实也的确如此,当互联网流量红利殆尽遇上AI风口的急剧上升,越来越多的掘金者开始布局AI市场。前几年,各类AI公司拿到融资的消息也总是不绝入耳,成为资本寒冬之际盛开的腊梅。可是这么多玩家,不是谁都具备足够的实力的。回顾过去商业社会的发展历史,当一个生意迅速扩张,但主要还是理论、资本、创业者拉动的时候,我们就该静下心来去思考里面究竟有多大的泡沫。

 

正如前面我们所说的那样,昆仑万维是一位忠实的热点“什维克”,什么火做什么,从元宇宙到新能源再到大模型。每一个新的热点,昆仑万维似乎都能讲出自己和这个热点有很深联系的故事。就比如今年大模型引爆市场,昆仑万维便开始转向ChatGPT、AIGC等概念。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昆仑万维在第三季度财报中写入元宇宙概念,并引发监管关注。要求昆仑万维说明Opera现有业务与元宇宙方向的关联性等问题。

 

几个大的热点总有昆仑万维的身影,那么问题来了,昆仑万维到底是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还是真抓实干的“吹竽人”呢?

 

在笔者看来,AI赛道是个“长跑”赛道,新能源、元宇宙亦是如此。不是说投资了几个亿,拉起了团队就能做起来的,而且这些产业爆发的时间点本身也是不可期的。

 

都是新业务,都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然而据公开资料显示,2022年昆仑万维的研发费用仅为6.9亿元,而同样宣布布局大模型的科大讯飞,2023年一季度的研发费用就高达7.16亿元。

 

没有太多的研发投入,又该如何撑起新业务的研发呢?这些新业务的门槛一个比一个高,而且也只有真正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才能走的更远。

 

在此情况下,最好的办法或许就是“借力布局”。于是我们看到昆仑万维开始到处布局,不断扩大投资版图,逐渐成为一家投资公司。

 

然而不得不说的是,昆仑万维不断踩风口,给人的感觉似乎就是通过追风口的形式,来给外界讲故事,进而维护自己的市场估值。具体布局效果如何呢?或许财报成绩就是答案。

 

“互联网公司一定要做大量投资,才能有敏锐的感觉。”周亚辉曾明确这样表示。

看好赛道,然后投资,本身也无可厚非。许多大公司发展到一定程度似乎都会成为一家投资公司,譬如阿里、腾讯。可昆仑万维2021年投资收益降至16.65亿元,2022年进一步降至1.41亿元。

 

所有的投资行为都是为了收益,如此看来,投资这件事对于昆仑万维而言或许还需要慎重一些才行。

 

综合看来,昆仑万维如今需要解决的问题似乎有些多了点。由于技术突破难度大、商业变现难等问题,长期亏损虽成为新兴行业的普遍现象,而昆仑万维却一下子布局这么多新兴领域,多线作战,都要烧钱,昆仑万维都能够兼顾住吗?或许,我们只有把答案交给时间。

 

三、写在最后

关于如今的昆仑万维,似乎有太多的槽点存在。除了上述我们提到的东西以外,商誉过高可能也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毕竟投资了这么多企业这么多领域。

 

当然了,布局业务多也有好处,那就是缓解主营业务游戏下降所带来的焦虑。此外,据公开资料显示,在海外信息分发与元宇宙业务方面,Opera 向发达地区战略性转移成效继续显现。业务方面,昆仑万维也在在深化人工智能技术在其浏览器、新闻以及元宇宙等各项业务中的融合应用,同时与OpenAI 展开全面合作。

 

无论如何,希望昆仑万维找准自己的方向,提升自己的确定性,然后想方设法把事情做好,进而提升广大投资者的获得感、安全感。也希望其踩了这么多风口的昆仑万维,最终可以如愿以偿成为风口上飞起来的“猪”。

 

人已赞赏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