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零售金融大模型落地,驱动金融业数字化进阶

来源 | 镭射财经(leishecaijing)

在通用大模型+产业大模型双模型驱动下,产业数字化向高阶智能迈进,为企业经营效率和生产力解放实现质的飞跃打开想象空间。作为数字科技深入渗透的金融业,也有望在大模型浪潮中寻到新的降本解法。

从当前金融业尤其是零售金融层面来看,合规底线之上的成本压力显著提升。高频并发的个性化需求不断抬升服务响应和体验标准,客群结构和经营策略调整需要更高效的风控模型,而精细化运营则重新定义了人效。

零售金融业所面临的这些成本挑战,非以往金融科技手段所能解决。在数字技术向金融领域渗透的这十年中,金融科技已经为金融业搭建起基础的数据库、算法库和算力框架,完成了数字金融的初级阶段。

当金融业务端对数字化的需求从问答转向交互,从线上转向智能,从复制转向推理,金融科技便要在数字科技演进中迭代出更高阶的技术形态。立足当前AI发展方向,大模型很可能是金融科技高阶形态的代表之一。

就在互联网行业百模大战正酣的时候,金融业中的先发者也开始蓄势,开辟金融细分场景下的产业大模型。8月28日,马上消费在金融大模型发展论坛上发布全国首个零售金融大模型——“天镜”,打响大模型驱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第一枪。

尽管大模型在金融领域尚处摸索期,还存在诸多应用难题,但从先发者的落地效果看,大模型对数字金融变革的趋势性意义凸显。

金融大模型的想象力

置身于数字经济发展浪潮中,数字技术对金融领域的渗透不断深化,金融科技几经迭代为金融业输出智能客服、智能风控、数字中台等数字化解决方案,成为现代金融体系的关键底层支撑。

随着数字技术继续演进,金融科技逐渐步入高阶智能形态,新兴的大模型技术又能给金融业带来多大想象力?或者说,金融大模型能为金融业带来什么样的生产力变革?

从现阶段金融机构对金融科技的迭代诉求来看,金融大模型的想象力主要在于降本增效。

根据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与毕马威联合发布的《2023中国金融科技企业首席洞察报告》,2023年国内金融科技行业未来发展信心指数为近三年最高,随着行业竞争加剧,金融科技企业将在未来更加重视增强技术竞争力,通过技术降本增效成为行业共识。

在通过技术降本的路径中,大模型及AIGC金融应用前景则成为行业关注点。九成以上受访企业看好AIGC金融应用前景,两成以上企业已有相关技术和产品布局,七成以上企业认为AIGC可以优化业务创新、内容生产,并有望深度融入金融机构日常运营。

可见,AI大模型应用已成为金融科技企业的新机遇,依托大模型技术实现运营降本增效,赢得更大市场空间,构成金融大模型的终极想象力。

就眼下金融业运营现状而言,成本压力大幅增加,这些成本压力正是金融大模型想象力的微观基础。首先,用户端面临触达、交互、转化、服务、客诉等一整条用户体验链条,零售金融场景下不同用户的需求多样且复杂,为金融机构塑造极致服务体验带来挑战。

其次,风控端欺诈风险、信用风险较高,综合信用数据处理难度大,金融机构亟需更高效的智能风控模型组件,有效降低风控成本,提升风控效率,增加风险评估和风险预测的精度。

最后,运营端涉及部门多、业务量大、流程长、人力需求大,需要数字技术对运营流程再造,实现敏捷组织的转型,最大化解放生产力,提升人效。

在对金融机构的实际调研中,金融机构对大模型的需求也主要体现在上述三个层面。其一为优化用户体验,通过更自然、更流畅、更智慧的大模型应用,提升客户体验和满意度;其二协助风控,辅助金融机构分析数据、处理数据;其三信息检索归纳总结自动生成报告,强化全员数字能力。

金融大模型想象力释放,加速大模型在金融领域落地,为新一轮数字金融变革开辟空间。

天镜大模型的答案

沿着金融科技演进轨迹,立足大模型需求方向,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金融科技企业等参与方纷纷着手布局金融大模型,以求构建金融产业新增长引擎。

其中,马上消费推出的国内首个零售金融大模型“天镜”先局落地,率先揭开大模型推动金融产业生产力变革的序幕。在马上消费首席信息官蒋宁看来,大模型在金融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推动构建用户个性化服务体验,将有效提升金融领域营销、运营等价值链效率,进一步拓展数据决策在风控领域的创新应用效果,助力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产生实质性的飞跃。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天镜大模型已涵盖汇集智慧、唤醒知识、众创价值、数字分身四大核心能力。

汇集智慧方面,主要是应用在人工客服场景,通过大模型提炼萃取一线优秀人工坐席客服经验,汇聚成群体智慧,从而拥有一对多服务客户的能力,也可作为人工坐席的辅助角色,帮助推荐、优化回答;唤醒沉睡知识主要解决提取、利用非结构化文档中的数据资料的痛点;众创数据价值主要是为了降低使用数据的门槛;数字人方面旨在打造“数字外表+智慧大脑+情感内心”三合一数字人,擅理解,有温度,懂心理的智能秘书,或不休不眠的智能“打工人”。

与通用大模型不同,天镜大模型定位于金融产业大模型,基于金融真实业务场景,从金融业务需求出发解决产业降本痛点。据了解,马上消费此前已经将大模型技术在智能营销、智能客服等方面进行部署,并在实际运营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数据显示,经过近3个月的运行,天镜大模型意图理解准确率达91%,高于传统AI的68%;客户参与率61%,高于传统模型的43%,也高于人工坐席平均28%的水平。

另外,天镜大模型数字分身通过上传资料并定制一些参数,只需5分钟的数据训练,员工即可拥有自己的数字分身,代替员工完成大量工作。

马上消费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陆全表示,天镜大模型从一开始研发,就专注于真正帮金融企业去落地,去产生实际价值。

有别于其他行业,金融行业对技术创新更加重视合规专业、容错率极低,因此,金融大模型的底座必须具备较强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了确保天镜大模型安全可控,马上消费建立了“三纵三横”大模型底层能力。

三纵,是指实时人机协作、多模态智能、数据决策智能,在数据领域实现智能化,实现结构性数据判别式模型的综合能力。三横即是指持续学习、模型合规、组合式AI形成安全、合规、可信的技术能力,确保模型越用越聪明,同时更稳定、更安全可控。

蒋宁称,“我们希望在任何情况下,它给客户的回答都是合规的,并且在任何不可预期的情况下它的结果是稳定的。”

在安全合规的基础上,如何做到让大模型更懂金融,更能有效满足金融场景下的数字化转型需求?答案有两个,一个对金融业务场景的深度理解,一个是金融场景下的数据积累和技术沉淀。

在天镜大模型背后,马上消费作为头部持牌消费金融机构,八年展业历程积累了1.79亿的用户,拥有超2000个模型,10万+变量,近50PB的多模态、高质量的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精调对齐训练,同时再用推理加速技术实现模型可控,马上消费成为既懂金融又懂技术的大模型参与者。

目前,金融大模型还面临关键性任务和动态适应性、个性化要求和隐私保护、群体智能与安全可信、基础设施等难题,但天镜大模型的问世能让金融业更早看到并合力解决这些难题,进而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数字动能。

人已赞赏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