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说长沙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是一场城市的自我超越。那么,建设一座全球研发中心城市,长沙如何将蓝图落地为“实景图”?长沙,靠的不仅仅是网红城市的“人间烟火气”,更有实现长红的底气。
这份底气则来自长沙源源不断的人才“活水”。岳麓书院千年学府绿荫下,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等等高校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优秀毕业生,这些高校校友,如今已经成为遍布世界各地的中坚力量。
然而,毕业并不是故事的终点。书院的竹林春生,岳麓的枫叶满山,红楼的初雪印象,都深深地刻在了每一个高校校友的记忆中。母校情结成为了一股强大的黏合剂,将人才与长沙紧密联系在一起,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便成为了其对母校情感的延续。
以高校“校友圈”串起产业链、生态链,助力城市经济发展,已经成为长沙增添新势力、凝聚新动能的重要方式。除了重视湖南本地高校的校友资源外,长沙还以全国知名高校在长校友会为纽带,聚集省内外高校校友资源,以科创产业园为抓手,推动科技成果创新转化,成绩斐然。
母校情怀反哺,长沙聚人才促发展
今年6月19日,湖南高校校友暨湘商回归恳谈会在长沙举行,现场签约28个项目,总投资323.6亿元,其中多个企业创始人具有在长沙高校求学经历。数百亿元资金回湘的背后,亦是母校情怀反哺的体现。
实际上,近两年以来,长沙通过广大校友及各地商会,发挥“两地熟”的优势,引进湘商回归企业150多个,到位资金近900亿元,今年1-4月新注册的湘商企业57家,到位资金300亿元。
以中南大学为例,目前中南大学在湘企业近千家,涉及工程机械、医疗、新能源等多个领域,年营收超过了3000亿元。号称中部“最牛校友”案例的王传福,从1983年就学中南矿冶学院到2022年比亚迪长沙板块产值突破1000亿,与长沙守望40年,深情“湘”拥,硕果累累。可以说,高校校友人才正在成为推动长沙高质量发展的宝贵资源。
作为拥有三所985高校,仅次于北京、上海的长沙也一直在发挥高校科研优势,打造自己的优势产业,并形成了以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储能、机械工程、生物医疗为代表的产业名片。可以预见的是,在以高校为支撑、以湘商为纽带的基础上,未来将有更多的技术、人才、资金的生产要素回流,为长沙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红利和智力支撑。
长沙聚合高校校友资源,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
政府对高校校友人才的运用和壮大,体现着其城市治理能力和智慧。校友群体是城市和高校共同的战略资源、宝贵财富,越来越多的高校和城市开始重视这股不容忽视的“发展助推力量”。
今年6月19日,湖南省委书记沈晓明在2023互联网岳麓峰会上对外宣布,“正谋划将长沙打造成为全球研发中心城市,使之成为湖南现阶段创新驱动发展的第四项标志性工程”。放眼全国乃至全世界,“全球研发中心城市”都是一个新概念,但长沙依托其丰富的高校科教资源,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确实是志存高远。
在这一背景下,7月13日,在岳麓山大学科技城管委会的诚挚邀请下,中南大学校友工作办公室主任余文武、湖南大学校友工作办公室主任李劲松、湖南师范大学校友总会秘书长黄丽萍、湖南工商大学校友工作办公室主任张弘等重点高校校友会负责人齐聚中建智慧谷科创产业园,共同研讨发挥校友会纽带作用,链接聚合校友企业资源与科研学术人才,加速研发机构和科创项目落地,实现高科技成果转化等事宜,助力长沙打造全球研发中心城市。
7月20日,岳麓山大学科技城管委会再邀部分省外名校湖南校友会负责人齐聚中建智慧谷科创产业园,共解产业创新发展难题。当日,受邀出席的有省外名校湖南校友会负责人,北京大学湖南校友会会长邓映如、中山大学湖南校友会会长刘健、武汉大学湖南校友会常务副会长柳佳、哈尔滨工业大学湖南校友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雷放鸣、华南理工大学湖南校友会执行会长刘雅丽、东南大学湖南校友会秘书长吴永丰等。研讨会上各高校校友负责人均积极出谋划策,提出聚集各大高校优势学科科创资源的相关举措建议。
8月17日—18日,中房产业创新联盟会长、中房商学院院长汪力,广东民营企业家学院执行院长、华南理工大学校友总会副秘书长许晓霞应邀率粤港澳大湾区科创考察团近20位科技企业代表、高校校友会代表来到中建智慧谷科创产业园进行调研,双方将积极探索粤港澳高校的科技成果在长沙转移转化,并希望构建起两地交流合作的长效机制,加强资源共享共建共赢。
多方资源协同下,数次相聚,无数讨论,在中建智慧谷里构筑起了创新高地,也让中建智慧谷一跃成为了省内外高校校友资源与人才资源的聚集地。其中,包括中山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在内的多个校友企业明确表示,未来将推动部分项目在中建智慧谷进行落地,并通过高校校友会的联动,进一步加强双方的资源对接,推动更多的校友企业布局长沙。
可以看出,长沙正以其“敢为人先”的精神构建起新时代的“校友圈”。一是从单一的大学为中心,演变为政府、校友、校友会和校友企业的多元融合;二是从本地高校校友资源为主体,演变为聚集省内外高校校友会资源抱团发展;三是从最初的大学校办企业和校友捐款反哺母校的模式,演变为推动城市发展的“双招、双引、双创、双投”的宏大范畴,是平台式的“产、投、研、学、用”。
在长沙,依托高校校友圈招商引资已成为一种新业态、新平台和新引擎。省内外高校校友会负责人数次齐聚中建智慧谷也绝不是偶然。其中,寄予了湖南湘江新区以及岳麓山大科城管委会的深切期望,也是中建智慧谷吸引和聚合各类高端人才的生动写照。
中建智慧谷构建人才聚集“强磁场”创新发展
中建智慧谷地处湘江之滨,岳麓山下,交通便捷,风景宜人,被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所环绕,属于岳麓山大学科技城的核心区域,高端人才集聚,科研氛围浓厚。独特的地理区位,丰富的人才资源,以及精准的服务政策奠定了中建智慧谷的发展优势,得以成为高校校友资源及科创人才的聚集地。
1、中建智慧谷以岳麓山区位之宝地吸引人才
据数据统计,岳麓山周边共有重点高校院所7所,“两院”院士33名,国家杰青66名,科研人员2万余名。千年书院岳麓书院坐落其中,“惟楚有材,于斯为盛”。自古以来便是湖湘人才高地,如今更是成为长沙高端科研人才的涌现地。
毫无疑问,大学是知识经济最集中、最优质的载体。高校校友圈的场域建构,需要以整个城市为单位,打通高校、校友、城市三者的关系,使其形成有机协调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一个“情”字必须贯穿所有场域之中,成为校友对母校所在城市的精神情结之所系。
中建智慧谷科创园正是连接校友与高校之间的情感桥梁,也是创业乐园,让他们既可以回湘创业,又能与母校相邻,在享受亲切情感温暖的同时,施展所学,一展抱负,岂不快哉?正是这样一份情感的联系,才能够在密集的时间内多次邀请到省内外一流高校湖南校友会负责人齐聚中建智慧谷产业园进行座谈,共商科创发展蓝图。这是地利与人和同频共振后瓜熟蒂落的自然结果。
另外,需要特别补充说明的一点是,中建智慧谷项目以中国传统“院落式”建筑为设计灵感,以低容积率、低密度、花园式独栋为设计理念,4栋人才公寓和26栋办公楼沿山而建、错落有致,用现代设计演绎出东方美学,将园区融入景区,实现了人与自然、社会与生态的和谐共生。人在其中,美不胜收。
中建智慧谷的这一设计理念,与其致力于打造“中部科创高地”的目标是一脉相承。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科研创新的时代,人才是核心。只有提供良好的工作与生活环境,才更有可能激发人才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也更能吸引到优秀的人才加入。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两手都要抓,才能助力人才归巢,让创新的想法如泉水般涌现。
可以说,在科研为主导的竞争下,“散是满天星”的长沙高校校友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点。中建智慧谷也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与优美的环境和优质的服务,成为了高校科创资源对接的关键落地点,以及岳麓山大科城筑巢引凤、聚合人才的示范园区,让星星之火在此聚合成燎原之势。
2、中建智慧谷以大科城中部科创高地之伟志聚合人才
中建智慧谷自项目立项之初,就整体定位为以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互联网信息技术、总部经济、核心技术研发中心等为主的科创产业园区。因人才聚集而建设,为科研创新而服务,这是中建智慧谷的创立之初心。
中建智慧谷依托岳麓山大学城独特的科教资源优势,致力于成为湘江新区人工智能集群新高地、数字应用示范新基地、科技成果转化新阵地。在全省拉动湘资的情况下,中建智慧谷创新性地提出要“联动湘智,为湘资找到好项目,安装好引擎”,更是坚持不懈地以智力资源赋能招商,擦亮长沙营商环境新名片。
近年来,中建智慧谷科创产业园作为长沙科创成果转化新阵地,积极探索与高校深度合作,加速高校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和大市场。园区已初步形成以长沙半导体技术与应用创新研究院、湖南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等为支撑的高校科创转化中心,以华锐分布式技术实验室、树图区块链实验室、腾讯云研发中心等为代表的新型研发机构总部。未来中建智慧谷将在大科城管委会的支持下,继续联动各大高校校友会,探索共建产业园及创新中心,助力长沙打造全球研发中心城市。
中建智慧谷要实现打造中部科创高地这一宏伟目标,就必须依托于人才,依托于高校,聚合高校校友人才资源就是开启这一发展大门的关键钥匙。无疑,中建智慧谷已经找到了这把高效能的钥匙,众多高校人才和企业已落户园区,使得打造中部科创高地的宏伟目标更具现实性。
如今,中建智慧谷里不仅乐巢已经筑好,而且园区面积越来越大,配套越来越多,服务越来越好;而且,多只金凤凰已经安家,同时还有更多的凤凰正在“回湘”的路上。
3、中建智慧谷以产业链培育为抓手招揽英才
一个园区若想获得企业的青睐,绝不仅仅止于政策偏向。对于中建智慧谷科创产业园来说,其定位于科创产业,聚焦于产业链培育,关注于人才聚集,然后才是办公环境、设备设施、政策支持等配套服务。既放眼长远,又脚踏实地;既有硬件实力做支撑,又有软性服务做保障。
在这一重要理念的背后,其实隐藏着中建智慧谷的一个核心优势,即背后的中建国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系中建系统中重要的大型投资企业。
中建国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国际化的视野通过“基建投资+产业导入”的模式,构建了一套产业导入体系,整合了海内外优秀资源为中建智慧谷核心产业精准赋能。因此,中建智慧谷从建设到运营,才能一直坚持高定位和高标准,并且极具国际化视野和前沿创新意识。
同时,相对于其他产业园区,中建智慧谷能够对接到更多国际国内的风险投资机构,帮助园区科创企业进行投融资路演和资本洽谈,并且让项目获得更多对外合作的机会,不局限于融资发展壮大的单一路径,以推动科创力量在更多维度更多渠道实现更高效的转化。
具体到研发人才招募方面,在岳麓山大学科技城的支持下,中建智慧谷开辟了直达高校的专属招聘渠道和招聘会,园区企业可对科创人才进行更精准的触达。从而让企业与高校密切联动,让校友圈更加深入融合,并在园区开枝散叶,进一步形成高校、校友与城市之间的有机连结与良性互动。
另外,中建智慧谷还给入园人才提供了一个安居乐业的优质服务。在园区,人才都将享受岳麓山大学科技城定制化的人才政策,如人才卡,持卡人能享有就医绿色通道;知名医院医生能够在线视频提供一对一医疗服务;出行地铁免费等一共六项全方位便利服务。
总的来说,中建智慧谷通过构建基建投资、产业培育、资源导入、人才服务等系统性运营模式,想企业之所想,供人才之所需,长远构建,耐心培育,贴心服务,才成就了其筑巢引凤、聚合人才、成果涌现的良好开局。这也是它与其他传统产业园区的最大不同之处。
总结
以科技创新引领城市发展,以“高校校友”构筑发展动能。星城长沙正以其开拓创新、舍我其谁的气势走出了一条培育高科技产业发展的特色新路。
从未来的发展趋势来说,产业链的培育也是人才链的完善,以产业集聚人才,才能最终实现人才吸引。政府对人才政策的不断优化,对高校校友资源的加倍重视,也将不断聚拢“智能”,引领城市产业乘风发展。
从中建智慧谷科创产业园的发展一瞥,我们可以明显察觉到岳麓山大学科技城管委会和湘江新区对于助力长沙全面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行动魄力。唯有抓住了高校校友这个宝贵的智力资源,才更有可能助力长沙实现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伟大梦想。
来源:松果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