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女性的私密地带,有一种常见的“小麻烦”——子宫内膜息肉。它虽不起眼,却会给我们女性的生活带来不少困扰。
云太医特聘专家蒋自强主任科普到:“子宫内膜息肉是为子宫内膜的局部血管及结缔组织增生,形成单发或多发的息肉样肿物,是妇科常见的疾病。”
门诊上经常有遇到内膜息肉的患者,问的最多的问题就是“蒋主任 ,我这个到底要不要手术,做手术了害怕,一去医院听到做手术都腿软!”
一般情况下,西医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主要是通过宫腔镜下切除,术后复发率高,为减少复发,西医又会建议无生育要求者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曼月乐环)治疗,虽然曼月乐环在预防息肉复发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上环后的不规则阴道出血却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不便和痛苦。
中医学中无子宫内膜息肉的概念,根据其症状特点可归属于“经间期出血”、“经期延长 ”、“崩漏”、“不孕”、“癥瘕”等范畴。其成因多是因为气血失调、脏腑功能失和、痰湿凝结等所致,这些因素相互作用,以致子宫里环境失衡,气血受阻,凝结在子宫里就形成了息肉。
云太医蒋自强主任结合临床经发现本病痰湿、瘀血是标,脾虚是本,常常虚实夹杂。脾虚是本病发病的本质,脾失运化、痰瘀互结是该病的病机;
因为从中医角度来看机体的消化功能主要依赖于脾和胃的生理功能。如果脾的功能失调,脾阳虚弱,运化功能低下,精微物质郁积在经络腠理不能被人体利用而转变为痰浊,阻于腠理人体就会出现肥胖,阻于冲任经络,冲任不通,月经不能正常来潮;阻于胞宫则与瘀互结成为癥瘕。痰瘀互结于胞宫,则会出现经期延长、经间期出血等症状。
这跟我们人体生理也有着很大关系。女性在35岁以后脾的功能开始衰退,也与本病发生的年龄阶段有关。加之现代社会物质极大丰富,生活条件优越,多吃,少动,带来的是营养过剩,而中医认为饮食不节,导致脾失健运,痰湿内生。还有超负荷工作、工作学习的心理压力、人事关系压力、精神紧张、抑郁与焦虑,肝气郁滞,疏泄功能减退,导致脾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湿的功能均下降,也会导致痰浊阻滞;肝失疏泄,气郁不行,气滞血瘀,痰与瘀互结于胞宫、胞络。
总之蒋自强主任认为子宫内膜息肉的病因是脾失运化、痰瘀互结。其中脾虚是疾病的本质,痰瘀是结果。临床治疗时遵循辨病与辨证、病症结合治疗,治疗上也会重视健运脾气,除湿化痰,消癥散结。而标本兼治、因地制宜治疗更能提高临床疗效,只有对症的遣方用药,才能起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如果把内膜比作肥沃的土地,那么息肉就是地上长的杂草,手术就是把凸起地面的部分割掉,没有除根,所以一旦有机会,就会复发。因此要想真正的消掉息肉,或者术后不复发,就需要去改变体质,就像改变土壤情况一样。痰瘀消,气血畅,脏腑和,息肉自然就不长了,体质调好了,就能真正解决,长息肉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