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诱惑,儿童手表的双重面纱

今年双11,你买儿童手表了吗?

文丨辰聪

出品丨师天浩观察(shitianhao01)

根据中国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中国儿童智能手表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我国5岁至12岁儿童的人口规模达到1.7亿。在这一年龄段的儿童中,智能手表的普及率已经达到30%,这意味着平均每3个孩子中就有1个佩戴智能手表。

今年双11,政府补贴家电范围内,就能覆盖到一些智能手表,加上平台满减与品牌折扣,用户能比平常便宜很多购买。

近年来儿童智能手表伴随的“隐患”也引起了广泛关注。智能手表在回答问题时的“离谱”回答、播放不适宜未成年人观看的内容、以及诱导学生充值游戏等问题,都让家长们感到担忧。随着儿童智能手表功能的不断扩展,其丰富的功能可能会让孩子沉迷其中,导致注意力不集中、视力下降、睡眠不足等健康问题。此外,智能手表还可能存在诱导消费、隐私泄露和被不法分子利用的风险。

儿童智能手表在满足家长育儿需求方面扮演了多重角色。一些家长认为“实时定位”功能至关重要,它为带孩子外出提供了额外的安全保障;另一些家长则看重“双向通话”功能,因为它允许他们与孩子进行即时沟通;还有一些家长欣赏智能手表能够对应用进行过滤,以防止孩子沉迷于游戏。

在儿童智能手表的发展过程中,其安全性、诱导消费、过度娱乐和过度社交等问题频繁被媒体报道,引起了家长们的担忧。许多家长最初购买智能手表的目的是为了便于联系、实时定位和保障孩子的安全,但没想到却买了个“小手机”,一些手表的功能甚至与成人穿戴设备相差无几。众多功能和应用图文密集地显示在仅5厘米多宽的屏幕上,长时间盯着屏幕看,很容易导致眼睛疲劳。

一些智能手表的家长端没有开启免密支付和支付确认,孩子在智能手表端购买游戏服务可以直接从家长手机端扣款,这导致孩子在使用时极易被广告推送或游戏内容吸引,甚至进行大额充值消费。

一、儿童智能手表市场现状

1、智能手表功能的多样化

儿童智能手表功能的日益丰富,源于厂商追求商业利益和市场竞争的双重驱动。业内分析人士指出,增加游戏、社交、娱乐等功能不仅能够吸引儿童用户,还能增加付费功能的开发,从而与厂商的商业利益紧密相连。在激烈的品牌竞争中,功能的多样化成为厂商争夺市场份额的关键。这一现象在电商平台如京东上的“儿童手表”搜索结果中得到了体现,其中不乏读书郎、酷盖、华为、小天才等品牌,价格跨度从几十元到两千多元,功能也从基础的定位和紧急通信联络,扩展到了集成定位、通话、社交、学习、拍照等多样化的智能设备。

儿童智能手表的社交功能尤其受到孩子们的欢迎,它已经成为他们的“社交神器”。通过“摇一摇”、“碰一碰”等方式,孩子们可以轻松地建立社交圈,满足他们的社交需求和自尊心。家长路先生表示,孩子们现在通过智能手表来决定与谁交朋友,记录日常生活,而小朋友们使用手表听故事、查资料的频次也居高不下。

2、儿童智能手表引起的攀比

然而,儿童智能手表的社交和娱乐属性的增强也引起了家长的担忧。一些家长担心,智能手表变成“小手机”,孩子们容易沉迷其中,长时间盯着“小屏幕”可能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家长指出,如果大多数孩子使用同一品牌的智能手表(如苹果),而个别孩子使用不同品牌(如小米),那么这个孩子可能会被孤立;而且手表的功能和价格也可能在孩子之间引发攀比,造成由智能手表引起的新型“校园暴力”。

针对这些问题,市场监督管理局调研后提醒消费者。在选择儿童智能手表时,应专注于其核心功能,如通话、定位和提醒等,做到避免盲目攀比,尽量购买基础功能款产品,以确保儿童手表发挥正外部效应。这需要家长、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引导孩子们健康使用智能设备,培养他们正确的技术观和良好的电子产品使用习惯。通过这些努力,我们可以为孩子们营造一个更加健康、积极的数字化成长环境,拒绝新型“校园暴力”进入校园。

二、智能手表与诱惑

1、不当内容与诱导消费

儿童智能手表,这一为中小学生量身打造的手表,理应成为支持他们成长的助力和推手。但现实中,一些产品却暗藏不当内容和诱导消费的陷阱,导致孩子在游戏中无意识地消费。

例如,某款游戏以”数学语文知识通关”为卖点,却在游戏中设置了各种付费关卡,孩子一旦失败就会被扣除金币,而金币的获取往往需要通过充值来实现。这些隐患不仅难以监管,而且会对孩子的身心安全构成负面引导和危害。而未成年人身心尚未成熟,好奇心旺盛但缺乏主观判断,极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从而影响学习,甚至误入歧途,这简直就是“辣手摧花”,坑害孩子们。

其中,一些软件以”趣味学习”为假名,实则是低智小游戏;更有甚者通过提供限定皮肤、账号升级、权益卡抽取等方式,利用未成年人心理不成熟,诱导孩子进行消费。有报道指出,有孩子在购买手表的第一天就充值了数千元,那可是一个普通家庭的一个月收入。此外,一些读书、漫画、问答软件传播不适宜未成年人的色情暴力内容,在他们心中树立起错误的价值观。

面对这些问题,儿童智能手表的制造商和应用开发者有责任确保产品内容的健康和适宜性,同时为家长提供强有力控制功能。引导并促进家长参与未成年人手表使用过程,使之健康、安全地使用。

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人人有责。整个行业都需要重视并面对这些问题,制定更严格的标准和监管措施,推动智能手表真正成为促进孩子成长和发展的好帮手。

2、品牌智能手表的问题案例

在儿童智能手表领域,即便是像360、小天才这样的佼佼者,也爆出因智能回答功能不端引发的公关。不仅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更暴露了智能手表在内容审核和第三方软件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今年8月22日,”360儿童手表智能回答毁三观”的话题在微博热搜上引起了广泛讨论。视频显示,当用户向360智能儿童手表提问“中国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吗”时,手表的回答中包含了“所有高科技都是西方人发明的”和“历史是可以捏造的”等不当内容。360公司迅速回应,解释称这一问题是由于手表动态抓取第三方网络来源作为答案导致的,并承诺将不断加强对相关信息的审核。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也发布了说明并致歉,表示手表已经完成整改,并删除了所有有害信息,正在将软件升级到人工智能版本。

紧随其后,小天才儿童手表也因类似原因登上热搜。据网上流传的视频,小天才手表在提问功能的答案中出现了诋毁中国人的不良信息。小天才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其问答中不妥的回答来源于手表搭载的第三方软件小度,并在收到用户反馈后,立即对应用进行了下架处理。

这些案例强调了即使是知名品牌,也存在严重的内容审核和第三方软件管理问题。为确保儿童智能手表提供的信息是安全、适宜儿童的。这需要家长、学校和社会三方联动,以保护儿童的身心健康和安全。这提醒我们,整个行业都需要重视并面对儿童智能手表中的不当内容和诱导消费问题,并制定更严格的标准和监管措施。

三、监管部门的措施与整治

1、法规与指南实施

在儿童智能手表的领域内,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适宜性已成为监管机构的重要议题。《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和《儿童智能手表个人信息和权益保护指南》的实施,以及“清朗·2024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的启动,都彰显了对儿童网络环境的严格监管和积极保护。这些措施的核心在于预防不当内容的传播,保护儿童免受潜在的网络威胁。

儿童智能手表在传播违法和不良信息方面相对隐蔽,因此在监管层面,需要精准把握关键环节,打通监督的梗阻。之前开展的“清朗”系列专项行动是治理的重要手段。同时,监管还需根据儿童的身心特点,提高监管的精准度和力度。特别要注意,一些从成人普通使用者角度看合法合规,但对少年儿童不适宜的软件,需要进行精准识别。对于技术发展带来的新问题,监管措施也应及时更新。

2、养成正确媒介观

强调培养儿童正确的技术观和媒介使用习惯的重要性,不仅是学校的责任,也是每一个家庭必须重视的教育内容。当今时代,家长的角色需要从简单的干预者转变为积极的引导者,与孩子一同使用智能手表,教育他们如何辨别网络内容。学校也应当引入媒介素质教育课程,不仅要包含对网络对批判性和反思性,还应该帮助儿童建立起正确的媒介观。

在使用儿童智能手表时,家庭应采取“疏堵结合”的策略。不是完全剥夺使用智能设备的机会,而是要赋予孩子一定的自主权。这种平衡的监管方法,有助于孩子在家长的引导下,学会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从而养成正确的媒介观。

四、展望

掀开儿童手表后的神秘面纱,我们不免都会有深深的担忧。为了增强儿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家长的监管能力,定期多次开展有关儿童智能产品潜在风险和心理健康的教育课程。通过举办学生和家长的网络素养讲座,可以减少孩子对智能产品的过度依赖,架起家校沟通的桥梁。家长和学校应积极引导孩子培养丰富的业余爱好,投入到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中去,从而建立健康、积极的人际交往关系。

尽管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引导至关重要,但这还不足以完全解决儿童智能手表行业在发展中面临的现实问题。技术创新与儿童保护之间的平衡、内容的适宜性以及行业自律的加强,都需要整个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参与。只有通过法规的严格执行、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引导、行业的自我约束以及社会的共同监督,我们才能确保“小手机”成为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小帮手”,而不是诱惑的魔鬼。

人已赞赏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