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婴幼儿辅食市场迎来了快速增长。在迅速发展的同时,部分婴幼儿辅食品牌仍存在诸多不规范现象。一些产品虽然打着婴儿辅食的旗号进行包装宣传,但实际上执行的并非婴幼儿辅食的标准。
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24年中国婴幼儿零辅食行业洞察报告》显示,中国婴幼儿零辅食市场经历2015年-2022年的爆发式增长,2024年总市场规模预计达465亿元,刚需市场已成型。婴幼儿零辅食产品不断优化,下沉市场渗透率仍有提升空间,预计市场规模将继续保持稳步增长。
在市场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代工盛行、虚假宣传、食品安全问题等问题也日益凸显,进一步制约行业的发展。快消前瞻调研了辅食领域上下游企业,带您深入剖析辅食行业现状。
真假婴标产品
辅食的概念是什么?
顾名思义,是指婴幼儿在满6月龄后,除了母乳之外为了满足营养需要而添加的各种辅助食品,我国婴幼儿辅食产品主要分为辅零食、谷物类辅食、佐餐辅食、营养补充品、辅食油/调味五大类。
一般情况下,家长为保障婴幼儿配方食品安全性和营养充足性,通常会为宝宝选择“婴标”产品,然而一些企业却将一些无“婴标”资质的普通产品,标榜成宣称为婴标产品出售。有些品牌甚至还打起“擦边球”来误导消费者。
早在2019年6月17日,上海九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因在“拼多多”平台内售卖“米小芽宝宝辅食蔬菜蝴蝶面120g/罐婴幼儿果蔬多彩营养面儿童面条”产品被当地监管部门予以处罚。
经上海市浦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调查发现,该产品仅为普通预包装食品,非婴幼儿辅助食品。处罚事由还提及,“当事人为增加该商品被搜索的概率,提高商品销售量,在商品名称中加入‘婴幼儿’这一搜索关键词,使消费者误解该商品为婴幼儿辅助食品。”
对此,上海市浦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该当事人处没收违法所得3531.37元,罚款17656.85元。
2021年11月,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行政处罚决定书,南京萌煮科技在天猫商城“momzoom旗舰店”销售的“萌天天小朋友MOMZOOM宝宝营养粥米30天谷物辅食婴幼儿胚芽米婴儿”产品涉嫌虚假宣传。
经鼓楼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调查发现,该公司所销售产品为普通预包装食品,而非婴幼儿辅食。
2021年12月,上海市浦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行政处罚决定书,爱婴室在京东爱婴室旗舰店发布“伊威(Eastwes)婴儿肉酥猪肉牛肉酥高钙肉酥宝宝零食鱼松肉松果蔬猪肉酥100g”“小鲜肉妈妈配餐好帮手20余年专注中国宝宝高品质辅食”的广告。对此浦东新区市场局认为,产品实际执行标准为肉松类熟肉制品产品标准,并非婴幼儿罐装辅助食品,引人误解,并予以处罚。
快消前瞻在天猫、京东等主流电商平台上,以“婴幼儿辅食”为关键词搜索,会发现种类繁多的产品,涵盖米粉、面条、果泥、肉泥、磨牙棒等。值得关注的是,部分产品虽然打着“婴幼儿辅食”的旗号,实际上却只是普通食品。
秋田满满是婴幼儿行业辅食行业的头部品牌,以其为例,秋田满满旗下产品名称中大部分都标注了“婴幼儿”“宝宝”“婴儿”等字眼,实际上秋田满满仅有部分产品为婴标产品。
快消前瞻咨询其店铺客服了解到,店铺内仅猪肝粉、米粉、婴幼儿DHA牛乳溶豆、泡芙、炭烧棒等和部分产品为婴标产品,其余均为非婴标食品。
对于非婴标的产品,秋田满满则采取了打擦边球的宣传方式:销售时在产品正式名称后添加“送宝宝婴幼儿儿童辅食谱”关键词,从而增加搜索量。
不仅是秋田满满,辅食头部品牌小鹿蓝蓝、爷爷的农场、窝小芽以及宝宝馋了等多个品牌也是采用了类似的方式,在非婴标产品名称后添加“宝宝”“婴幼儿”“辅食”等关键词。
比如小鹿蓝蓝,在产品正式名称后添加“送宝宝食谱”关键词,爷爷的农场在部分产品正式名称后添加“送婴幼儿辅食谱”关键词,窝小芽在部分产品正式名称后添加“送婴儿宝宝辅食谱”,宝宝馋了在产品正式名称后添加“送宝宝儿童婴儿幼儿辅食谱”。上述做法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消费者,还增加了搜索量。
此外,部分辅食品牌还存在婴标与非婴标混买的情况,误导消费者。
如秋田满满天猫旗舰店中,在选择低筋面粉的口味时,口味选项中包含了“【宝宝专属面粉】婴幼儿标准”“【0钠高钙真营养】低筋面粉*4”“【90%客户选择】低筋面粉*3”等多个选项,其中,仅“【宝宝专属面粉】婴幼儿标准”售卖的为婴标面粉,是由青岛安信制果食品有限公司生产,其余选项均为非婴标的普通面粉,由益海嘉里(兖州)粮油工业有限公司生产。
代工之风盛行
代加工现象在婴幼儿辅零食领域盛行,像小鹿蓝蓝、秋田满满、宝宝馋了、爷爷的农场等多个辅食品牌旗下产品多为代工。
有行业分析师曾公开表示,婴幼儿辅食市场之所以代工率比较高,是因为婴幼儿辅食的生产许可证是相关企业强制的证书,并且证书比较难拿到。所以很多企业会选择代加工的方式,去躲避无证经营或者无证生产,这也是婴幼儿辅食企业去选择代加工的核心原因。
正如业内人士所言,具有“婴标”生产资质的企业并不多。据町芒研究院发布的《2022中国儿童食品生产商研究报告》显示,具有“婴标”(即满足GB10765、GB10767、GB10769、GB10770、GB25596、GB25570中任一标准)资质的儿童食品生产商共63家,仅占20.9%,不足四分之一。
对于辅食品牌方而言,代工模式有助于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实现规模效益。
但代工的弊端也非常突出。不同的代工厂商在生产工艺、原材料采购等方面存在差异,可能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加大了品质控制的难度。
辅食代工模式下的供应链相对较长,涉及多个环节和合作伙伴,可能导致供应链的不稳定性增加。
就在前不久,爷爷的农场就因产品代工陷入了信任危机中。有多位消费者在社交平台反映,宝宝食用“爷爷的农场”品牌的婴幼儿有机高铁米粉后出现了湿疹、干咳等过敏症状。消费者联系客服后发现,爷爷的农场婴幼儿有机高铁米粉存在生产线混用的情况,部分产品共线生产。
8月31日,爷爷的农场在公众号发布声明回应标题为“爷爷的农场爆款米粉致婴儿过敏”的报道。声明显示,公司紧急联系生产企业北海贝因美营养食品有限公司作全生产链条核查,不存在奶粉和米粉共线生产情况。
据悉,爷爷的农场婴幼儿有机高铁米粉,是由北海贝因美营养食品有限公司代工生产。企查查显示,北海贝因美营养食品有限公司是贝因美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17年4月,北海贝因美营养食品有限公司就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现存在生产和管理缺陷,包括部分生产场所未持续保持生产许可条件,以及三聚氰胺检验原始记录中存在的问题,被要求整改。
仅仅一年后,北海贝因美营养食品有限公司再次被要求整改。据了解,2018年4月,广西食药监局对北海贝因美营养食品有限公司进行了专项监督检查,发现企业未能严格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实际上,那些采用代工模式的辅食品牌面临着较多的投诉问题。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涉及秋田满满的投诉量达234条,涉及爷爷的农场的投诉量达120条,涉及窝小芽的投诉量达103条等。投诉内容均涉及产品中有异物、虚假宣传、食物变质等。
有行业资深人士公开指出,委托代工模式虽然能节省建设工厂的高额投入、加速企业扩张,但对供应链管理的要求更高;对企业来说,如果代工厂商在生产过程中未严格执行质量控制、生产和检测流程操作不当等,都会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而如果食品安全不能保障,食品企业的生存根基将受到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