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超千家门店关张,市值缩水265亿港元,押宝预制菜的锅圈能转型成功吗?

随着冬季到来,全国各地开始降温,新一轮的冷空气更是带火了冬日“暖经济”,各式火锅、烧烤食材、热饮等驱寒保暖的食物线上线下销量都迎来了大幅度的增长。

抖音大数据显示,11月第四周火锅类目门店核销指数较第三周上涨2.41%, 门店规模指数较第三周上涨0.60%,其中小火锅类目、地锅鸡类目、焖锅类目门店核销指数上涨明显,分别上涨8.47%、7.70%、5.82%。

图片来源于抖音大数据

然而,作为以经营火锅烧烤食材为主的锅圈食汇(以下简称为“锅圈”),似乎并没有迎来火爆的局面。不仅今年以来关闭门店超千家,在资本市场上,锅圈(02517.HK)也遇“寒冬”。

犹记2023年11月2日,锅圈头顶“在家吃饭第一股”光环于港交所上市,市值最高时超320亿港元。

然而,截至12月7日收盘,锅圈收盘价仅为2.00港元/股,总市值为54.29亿港元。上市一年之后,与最高点相比,锅圈市值已蒸发约265亿港元。

截图自东方财富官网

业绩承压,“万店”不再

加盟模式还能走多远?

2017年在河南成立的锅圈,定位为一站式“火锅烧烤食材新零售连锁超市”,门店多开在社区,售卖火锅烧烤食材为主,涵盖冻品、生鲜、小吃、底料蘸酱、四季饮品、火锅器具、烧烤器具等。

疫情期间,消费者在家吃饭需求陡增,锅圈打着“在家吃火锅,就找锅圈”口号开始爆发式扩张,门店数量从2020年初的1441家,飙升至2022年底的9221家。

与之相应,从财务数据上看,过去几年锅圈实现了营收与利润稳健增长。财报显示,2021年至2022年营收分别为39.6亿元、71.7亿元,毛利润分别为3.6亿元、12.5亿元。

2023年10月,锅圈正式通过港交所聆讯,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成为“回家吃饭”第一股。

今年3月28日,锅圈发布上市以来的首份财报,成绩亮眼。报告显示,公司2023年实现营收60.94亿元;毛利为13.51亿元,同比增长8.2%;毛利率为22.2%,相比2022年同期提升近5%;经调整净利润为3.18亿元,同比增加23.8%。截至2023年12月底,锅圈合计拥有门店10307家,已经达到了”万店”规模。

然而,到了2024年的半年报,锅圈业绩开始承压,报告期内锅圈实现收入26.65亿,同比减少3.5%;净利润8550.8万,同比减少26.7%;实现核心经营利润为1.25亿,同比增加4.9%;实现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0.0313元,同比减少22.3%。

与此同时,锅圈股价也进入下行区间。截至2024年12月7日,近一年锅圈股价最高点和最低点分别为12.5港元/股和1.77港元/股,跌幅比例高达85.8%。

根据财报数据,锅圈收入渠道包括加盟商、综合服务费及其他渠道等几大类,其中,加盟商为主要来源。

锅圈招股书显示,近万家门店中只有5家自营店,超99%为加盟店。2020-2022年,加盟店为锅圈食汇分别贡献了约29.18亿元、37.28亿元及64.77亿元,占总营收比例连续三年超90%,该比例在2020年高达98.2%。

根据财报数据,2020-2023年,锅圈的门店数量从4300家猛增至10307家,这样的扩张速度几乎全靠加盟模式,2020-2023年间加盟门店始终占据99.9%的份额。2023年锅圈的自营门店7家,占比仅为0.1%。

可以看出,锅圈的业绩高度依赖加盟模式支撑。

然而,2024年上半年,根据财报数据,由于“加盟商向消费者的销售减少”,今年上半年锅圈营收进一步下滑至26.73亿元,同比减少3.25%,来自加盟商的收入为23.38亿元,同比下降2.62%;净利润为8598.4万元,同比下降20.16%。门店规模方面,截至2024年6月30日,锅圈共有9660家零售门店,较去年底减少647家。

尽管锅圈创始人、董事长杨明浩以及公司高层均提及,“锅圈从1万家店要开到2万家店甚至3万家店”,但从锅圈承压的业绩和不断关闭的门店能发现,锅圈的加盟门店模式或许已经触及天花板。

快消前瞻查询到,截至今年12月7日窄门餐眼数据,锅圈食汇门店已不足万家,2023年底10307家门店如今只有8713家,1594家门店关张。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窄门餐眼数据,如今8713家门店中,还有130家门店是暂停营业的。

截图自窄门餐眼小程序

押宝预制菜赛道

寻求第二增长曲线

面对业绩的失速,锅圈正通过多种方式开启自救。

通过查看锅圈的官方网站,“在家吃火锅找锅圈”口号已经转变为“在家吃饭找锅圈”。不难发现,从“吃火锅”到“吃饭”,锅圈开始拓宽品类。

锅圈旧口号(图片来源于网络)

锅圈新口号(图片截图自官网)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预制菜行业市场规模为5165亿元,同比增长23.1%,未来中国预制菜市场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预计在2026年其市场规模突破10000亿元。

看到“预制菜”的一片蓝海,今年3月,锅圈推出定位居民菜篮子、主要售卖预烹菜的“锅圈肴肴领鲜”,闯入预制菜赛道。

与主品牌锅圈食汇主打一站式火锅、烧烤、生鲜、预制食材超市不同,子品牌“锅圈肴肴领鲜”主打速烹菜,主要面向家庭专卖速冻调理品、预制菜品和各种油炸食物。

截图自锅圈在等你视频号

“锅圈肴肴领鲜”早于3月在郑州市管城区金城街农贸市场开出首店进行测试。锅圈方面表示,该项目初步的规划是,今年打磨定性,年底前预计开出200多家“肴肴领鲜”。

今年8月,锅圈食汇品牌总经理刘一川曾在一次公开演讲中表示,“接下来,锅圈从1万家店要开到2万家店甚至3万家店,这新的1万家店要靠什么来支持?”“我们给出了一个答案——预制菜。”他表示,锅圈未来要靠预制菜来支持,并坚定看好预制菜。

然而,据界面新闻报道称,“锅圈肴肴领鲜”一家位于深圳城中村的门店菜品的售价大部分在半斤7.9到9.9元。这其实已经比普通菜场摊贩的定价略高。

事实上,在下沉市场,消费者对于价格都很敏感,青睐更有性价比的产品。不少企业更是通过低价战略争夺消费者。

在这种情况下,锅圈肴肴领鲜的价格明显不占据优势。对于锅圈而言,在预制菜蓝海下,借助“农贸市场+速烹菜”的结合,能否开发出具备竞争力的细分品类、开拓出更多市场份额,找到自己的第二增长曲线,其实还是一个未知数。

此外,除了在预制菜上发力,今年上半年,主品牌锅圈食汇在品类方面,还推出了西餐、冰品、精酿啤酒等新品,并与伊利冰品达成了战略合作。渠道方面,锅圈今年还在抖音、美团等平台重点推出了“99元毛肚自由”套餐,主打高性价比。

另外,今年8月,锅圈还宣布陆续推出10万辆小吃车,一站式售卖小龙虾、麻辣烫、炸串等速食产品,小吃车将作为门店的延展,去开辟夜市等室外用餐场景。

同时,在营销上也展开创新,今年上半年锅圈拓展或丰富当下主流的所有线上渠道:锅圈APP、微信小程序、外卖平台、抖音直播电商。9月,相声演员白凯南化身锅圈明星店长在抖音直播间售卖酸菜鱼火锅套餐。

截图自网络

锅圈“好吃不贵”存疑

食品安全问题频发

虽然锅圈期望业绩突围的决心是坚定的,但线下火锅店对锅圈的持续围剿不可估量,在突围的这条路上锅圈恐怕要做的功课还要很多。

今年上半年餐饮行业大打价格战,高同质化的火锅品类价格战更甚,消费者百元以内就能吃到火锅大餐,二三十元就能吃一顿小火锅,相对这些品牌,锅圈客单价并不算低。

快消前瞻在一家锅圈食汇线验发现,对比本地永辉超市里的食材,锅圈食汇里的产品并没有多大价格优势,甚至有些食材比超市里更贵。

快消前瞻发现,同样是100g的花生芝麻酱的火锅调味蘸料,锅圈售价4.5元,而超市里还是海底捞品牌的蘸料只需要3.9元。

左图拍摄于锅圈食汇,右图拍摄于永辉超市

同样是有机糯米笋,锅圈的笋片8.9元只有250g,超市里的有机糯米笋8.9元有260g。

左图截图自锅圈食汇小程序,右图拍摄于永辉超市

在锅圈店内,所有的蔬菜都打包盒装好卖5元,重量为200g,然而快消前瞻在当地永辉超市发现,这些蔬菜实际上单价都很便宜,同样是西生菜,锅圈是5元200g,超市里是3.58元500g,更别说与其他更便宜的蔬菜相比了。

的确,锅圈的蔬菜是“已清洗”,可以直接使用,但消费者都已经选择“在家”吃火锅,免去洗菜这一环节大大提高了消费者的食用成本。

左图拍摄于锅圈食汇,右图拍摄于永辉超市

与此同时,在锅圈店内还提供火锅锅具,然而火锅锅具的“性价比”也不高,可以看到,在锅圈上售卖的电火锅甚至比淘宝上苏泊尔、扬子、九阳等品牌的电火锅还要贵。

左图截图自锅圈食汇小程序,右图截图自淘宝

价格差别或许源自于产品的产地不同、物流成本和毛利不同,但不论是在线下的大超市,还是线上盒马、叮咚买菜等平台,火锅品类,产品选择非常多元,比如盒马火锅的肥牛卷就有近10款定价、产地不同的产品。反之,在锅圈小程序上搜索“肥牛”,除规格不同和套餐类产品外,同品类仅有2-3款产品。

左图为盒马鲜生小程序,右图为锅圈食汇小程序

《2024年上半年中国火锅品牌价格监测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多达58%的火锅品牌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价格下调,火锅平均单价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跌落。

今年以来,很多火锅品牌试图以降价的方式吸引顾客,如呷哺呷哺、怂火锅、楠火锅等,纷纷开始调整价格,加入了价格战的行列。

5月,呷哺呷哺火锅推出了新的菜单,价格整体下降了约10%,平均客单价不超过60元。与此同时,楠火锅宣布开启3.0店型模式,并推出了9.9元一盘的新鲜牛肉,1.9元的素菜以及39.9元的锅底,人均消费降至70 – 80元。

6月,怂火锅店门口的认怂公告更是喊出了“锅底8.8元起,荤菜9.9元起……”的口号,部分菜品的价格降幅在0.9元至14元之间。

不久后,陈记顺和牛肉火锅也宣布了降价,牛肉价格调整回到了10年前,一盘牛肉产品降价4 -10元,现价基本在28元左右。

线下火锅门店愈内卷,愈让在家吃火锅变得不香。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当线下火锅店价格比从锅圈购买食材价格更低或哪怕稍高时,在家吃火锅还要收拾卫生、清洗厨具等等,还不如直接去外面就餐更省事。

更为重要的是,食品安全问题也是锅圈发展的“桎梏”。

快消前瞻在第三方投诉平台黑猫投诉上搜索发现,针对锅圈的投诉多达1173条,投诉主要集中在“食品中含有异物”、“食物变质发霉”、“食品包装上没有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问题。消费者投诉过后,其他相似的问题依旧源源不断出现,显然并没有得到真正整改。

截图自黑猫投诉平台

此外,快消前瞻在企查查信用大数据中搜索关键词“锅圈食汇”,在2020年以后至今,共搜出行政处罚184条。

处罚内容涵盖“锅圈食汇”店铺:无标签预包装食品、私加工贴牌牛羊肉、添加剂或标签不符、虚假标注日期保质期、销售过期产品等。

具体来看,2024年4月7日,馆陶县锅圈因食汇便利店食品生产经营者撕毁、涂改日常监督检查结果记录表,或者未保持日常监督检查结果记录表至下次日常监督检查被邯郸市馆陶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处罚5000元;

2024年3月11日,衡水市饶阳县锅圈食汇火锅食材超市因食品、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者未查验供货者许可证和相关证明文件被衡水市饶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处罚5000元;

2023年8月11日,沁县锅圈食汇火锅烧烤食材超市在检查中发现中两个店共销售的96盒牛羊肉肉制品经商标权利人的授权委托人的鉴定,均不是“锅圈食汇”产品,系当事人从其他地方购进牛羊肉,私自加工包装,再贴上“锅圈食汇”商标,存在涉嫌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被沁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4.5万元;

2022月10与20日,恩施市锅圈食汇火锅烧烤食材超市生产经营无标签的预包装食品、食品添加剂或者标签、说明书不符合本法规定的食品、食品添加剂被恩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5000元;

2022月3月30日,东平县锅圈食汇火锅烧烤超市经营无标签的预包装食品脆骨羊肉卷,其行为涉嫌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被东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1万元;

2022年2月25日,阜南县苗集镇锅圈食汇店被阜南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没收1袋超过保质期的“锅圈食汇”牌羊腿卷并罚款5000元;

2022年2月18日,日照市岚山区安东卫街道锅圈食汇食材超市销售虚假标注散装日期、散装保质期的“美人脂雪花肥牛”被日照市岚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5000元……

持续涌入的消费者投诉与监管部门的处罚记录,揭露了锅圈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中存在的显著漏洞。

对于锅圈而言,若无法对旗下的加盟店实施强有力的监管措施,那么频繁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无疑会消磨尽消费者的信任,损害自身品牌形象。

如果2020年至2022年特殊时期成就了锅圈,但现如今锅圈在家吃火锅的故事到底还要如何讲述?锅圈未来的转型到底要走向哪里?留给锅圈的问题还有很多。

人已赞赏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