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火锅行业热度持续攀升,市场规模稳步扩张,各品牌为提升竞争力,纷纷融入文化元素、借助数字化运营。但众多品牌因食品安全问题严重损害品牌形象。此外,同质化竞争激烈,原材料价格与经营成本上升,压缩利润空间。严守食安底线,打造差异化特色,是火锅品牌突破困局,实现长远发展的关键 。
据报道,四川小龙坎餐饮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小龙坎)完成新的一笔股权融资,此次融资的投资方为四川成都新津肆壹伍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工商信息显示,该投资机构对小龙坎的增资超过10%。

融资又并购,冲击IPO谋突破?
小龙坎于2014年创立后发展迅速,秉持“用心做味道,良心做品质”理念。曾连续9个月位居大众点评最佳餐厅榜首,荣获诸多奖项,进一步巩固了其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小龙坎品牌版图广泛覆盖国内外超过 400 座城市,全球门店数量突破 800 家。业务覆盖餐饮连锁加盟与饮食研究领域。线上借社交媒体、外卖平台精准营销,线下打造沉浸式用餐门店;同时菜品也极具特色,不断推出创新菜品,吃法多样。
2023 年,小龙坎完成对成都蜀大侠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蜀大侠”)的全面股权收购,实现对蜀大侠的全资控股,蜀大侠自此成为小龙坎旗下的全资子公司。此次并购,对小龙坎而言意义重大。通过整合蜀大侠的优质资源,小龙坎的市场份额显著扩大,在门店数量、市场覆盖范围等方面直逼行业巨头海底捞。一时间,引发了行业内广泛关注与讨论,众多业内人士纷纷猜测,小龙坎或许正筹备冲击 IPO,谋求在资本市场的进一步突破 。
截至目前,小龙坎已顺利完成3轮融资。2023年10月12日,伍壹柒基金对小龙坎进行投资;同年12月29日,浙民投基金也加入投资行列。此次距离上次融资已过去15 个月,新一笔融资的达成,极有可能释放出关键信号,预示着小龙坎在竞争白热化的餐饮市场中,将展开具有深远影响的战略布局,迎来全新的发展转折。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从当下出发,在中国整个餐饮业内,火锅已成为第一品类。换言之,火锅已是受到国人最青睐的餐饮模式以及餐饮赛道。因此,如何打造差异化便是决定整个餐饮市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
食安警钟频响,小龙坎品牌价值“碎一地”
在 2025 年 “3・15 特别报道” 中,小龙坎火锅汉川店存在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该店店员回收顾客吃剩的海带芽、牛奶鸭血等菜品进行二次售卖;清洁工具和餐具共用无标识铁桶;甚至用过期、发硬结块的调味粉来调制火锅高汤 。
事发后,汉川店店长坚称门店有严格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品牌方表态将全面调查。汉川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迅速责令涉事门店停业整顿、立案查处。小龙坎集团高层连夜赶赴湖北,推动门店停业整改。目前,成都直营店已加装后厨监控设备,各加盟店正落实相关举措,后续将接入总部监管系统,强化管理。
然而此类食安问题不止一次发生,2018 年,长春、哈尔滨、南昌等地门店被曝光回收锅底油、剩菜,使用过期肉类,还混洗餐具与拖把;2020 年,榆林一加盟店被裁判文书网披露制售超 2 吨地沟油锅底;2021 年,南京、苏州门店后厨被曝员工无健康证上岗,用扫帚搅制冰机,使用变质食材;2022 年,北京通州市场监管部门查处小龙坎食安问题,并将其列入违规餐饮企业名单。
同时在网络平台上,消费者对小龙坎的食品安全问题的吐槽随处可见。如今,食品安全是全民关注的焦点,一旦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对品牌形象的打击几乎是致命的。小龙坎多次因食品安全问题引发消费者信任危机,品牌美誉度和市场口碑大幅下滑,不仅导致大量忠实消费者流失,品牌价值严重缩水,更极大地限制了其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空间。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表示:“对于有意加盟小龙坎的投资者来说,食品安全问题的频发会让他们对品牌的未来发展前景产生怀疑;已经加盟的门店也可能会对品牌失去信心,他们担心自己门店的经营会受到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