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交通行业在过去三年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每一年整个大行业的关键词都不同,从汽车后服务、二手车火热,到网约车、租车火热,再到目前的共享单车、智能汽车。事实上这是 2 个行业:汽车、交通出行。整个汽车行业一直处于震荡期,尤其是汽车后市场、二手车还在频繁调整阶段。虽然人工智能、智能驾驶、造车运动声音颇大,但相比于共享出行和二手车在商业化方面的进展都为时过早。
过去我们会花费很多心思在想 BAT 做什么?汽车垂直产业的上市公司比如易车、汽车之家的动作有哪些?每个创业者都非常担心巨头对这个行业的影响,但是过去 2-3 年时间的发现,这些大公司在汽车交通领域有一些动作没有想象中那么好,也遇到了瓶颈,这样对创业公司而言确实是个很大的窗口期。
当然这些公司本身的策略和探索也都不一样,对于 BAT 而言他们不自己做,而是在资本上面进行布局。我们可以发现行业领先的创业公司股东结构中都有腾讯或者阿里的身影,当然百度还在坚持自己研发一些和智能驾驶相关的项目。
汽车之家被平安收购后,一直处于调整状态,汽车领域是平安大力布局的方向,两家公司的资源进行整合后,将会对整个领域有一些影响。目前易车还处于一枝独秀的地位,不过今年上半年易车将两个业务拆分,一方面是易车商城 B2C 部分,另外一个是汽车金融业务「易鑫资本」,拆分后它们整个融资规模非常大,目前易车与很多当红的创业公司也都有紧密关系,不管是摩拜还是蔚来汽车都是易车在出行领域的大布局。
对于神州租车和一嗨租车而言,虽然他们上市之后每个季度的业绩比较好,但是他们怎样在租车这个领域扩大市场规模或者扩大市场份额都是非常难的,并且一不小心可能会被很多新兴的出行领域公司或者玩法超越。所以基本上他们处于保守的阶段。
我们可以看到,过去一段时间,整个汽车交通领域不管是融资事件、还是融资金额在整个大行业中都是非常高的,能够排在前五。根据 IT 桔子的统计,2016 年汽车交通领域共发生 322 起融资事件,获投金额达 1265 亿人民币,2017 年上半年共发生 101 起融资事件,获投金额达 981 亿人民币。当然 981 亿人民币这只是一个总数,在我们把少数几家「巨头创业公司」去掉后,其实整个行业融资情况并没有那么乐观。
如果是上周进行分享的话,我想这张配图应该是那个黄金单车,但现在是上周末火爆朋友圈的七彩单车。目前看来共享单车的颜色完全够用,因为大家的想象力真的是无穷的。
不过从创业的方向来看,共享单车正在进入一个收官阶段,一方面数据显示摩拜和 ofo 这两家公司在过去的 9-10 个月的时间里融资额超过 20 亿美元,可以占到共享单车领域融资额 95% 以上——共享单车领域的资金是高度集中的。当然这两家的业绩也是非常突出,比如覆盖的城市超过 100 个,日订单量峰值超 1000 万,覆盖城市大部分在中国,海外城市也将成为重点扩张的地方,包括摩拜进入曼联、进军日本,海外市场也是他们扩张的很好的一个地方。
另一方面我们也能看到进入共享单车领域的大门在关闭——有一季度宣布结束的卡拉单车,也有刚刚宣布关闭的悟空单车。毕竟自行车是重资产的领域,它慢慢的进入收官状态,未来我们没有办法预测,但是老大和老二激烈的交替上升状态对后面很多创业公司都不太有利。
在汽车出行方面,滴滴出行的策略是在深耕细作、尤其是在今年 4 月 1 日执行网约车新政后,这是一家公司必不可少的阶段,能够进行更好的经营。此外滴滴也在进行很多新的投资和布局,包括战略投资 ofo,还有在传它和汽车制造领域有更多关联关系。
另外是电动车共享方面,也就是汽车的分时租赁,共享单车的火热并没有太多带动电动汽车的租赁,上半年仍是面临困境和挑战。
智能驾驶今年上半年很热闹、前景并不明确。我们可以看到智能驾驶是 AI 广泛应用的领域,这里有 Google、百度、Uber 这样非常大的公司。大家可以发现他们的优势并没有那么明显——同时有一些非常好的创业公司在这个领域出现,驭势科技、纵目科技、智驾科技这三家公司在过去一段时间取得了不过的成绩,但是这个领域真的才刚刚开始,商业化前景是什么样子还不明确。
另外就是蔚来汽车,今年 5 月份发布了两款车,第一款只有六辆,第二款量产要等到 2018 年。其实造车这块烧钱烧的非常厉害,乐视汽车面临的困境大家都有了解,不展开赘述。造车没有那么容易,汽车行业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最大的支柱产业,中国在汽车行业里面去赶超,不会因为我们突然有钱,也不会因为我们人才济济,就能造车出来。
相信也和国产汽车一样,经过很多挑战之后才能让中国在汽车产业中在世界上有一席之地,物联网可以说中国是非常领先的,但是汽车产业到底是不是领先,这很难说。
汽车后市场面临严峻挑战。左边的图被我引用过很多次,后来大家不再讲这个图,为什么不讲?因为这个图里面那 62% 的汽车市场在过去的两到三年里面一定是问题大于成绩,坏消息大于好消息。虽然整个汽车产业链从利润分布来看,62%出现在汽车流通领域或者汽车后市场服务领域,但是这个领域不好做,包括三个方向,二手车市场、汽车后市场、汽车金融市场。
首先是二手车,在 2017 年上半年,二手车非常火热,受到的关注度非常高,而且领先梯队的优势在慢慢加大,但是他们没有办法成为绝对的领先者,因为他们的模式能不能得到很好的支撑、现在真不好说。但是目前优信、瓜子二手车、大搜车都是大手笔的投入,而且他们三家公司今年上半的加起来的融资金额超过了 10 亿美元。
汽车后市场是处在一个调整阶段,从去年到今年这个领域的公司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不管是洗车服务、上门洗车还是上门维修和保养都在调整,目前只能说有一些汽车零部件 B2B 业务从这个领域脱颖而出。
汽车金融市场整体发展也非常快,目前这个领域不管是贷款还是融资租赁公司都非常多,但数据披露的很少,因为它是隐藏在产业链背后的生意。但出自本能的,觉得里面也是有些系统性的风险。
接下来我们系统来看行业的创投数据。汽车交通行业在 2016 年全年共发生 322 起融资事件,获投金额达 1265 亿人民币,左边是分别代表了每个领域事件的数量和金额。右边文字其实是去年比较火的概念,比如交通出行,网约车去年很火热,但是 2017 年机会渺茫,因为滴滴正处于深耕细作状态。
共享单车从 2016 下半年开始火热、今年上半年持续火热,下半年或许会进入横盘调整阶段。
汽车租赁领域发生的变化非常大,今年上半年有一家做海外租车的公司被携程并购了,这种海外包车的生意,正在成为一个很新的方向。
车联网领域新能源和智能驾驶依然很火热,新能源不管是造车还是电池都是非常火热,智能驾驶仍然伴随着人工智能,延续着一种火热状态。
去年汽车后服务排行业第三位,今年比较惨淡,今年整个市场里面在汽车配件领域还有一些发展机会。在维修和保养领域,其实面临的困境和挑战都是挺大的。
上面两组数据是来自桔子雷达的数据、大家可以直接去下载的——统计的是 2016 年 7 月份到 2017 年 6 月份,出现的公司数量和发生的融资金额数量。大家去会发现,这个领域不再成为创业者积极性非常高的领域。虽然今年 3、4 月份,这个领域突然融资金额大爆发,但是他们不属于广大的创业者,而是属于寡头垄断的几家少量公司。
从细分方向来看,大家可以看到存量市场交通出行这个领域不管是投资事件数量还是公司数量都是最大的盘子。
回到 2017 年的数据,大家可以看到今年上半年有 96 家公司完成了 101 起的事件,里面有 4 到 5 家公司是一年连续融资两次,整个融资金额是 981 亿人民币。
出行领域仍然是最火热的方向,事件数量占比是 35%,但是拿的钱是市场上面 56% 的钱。其他的汽车后服务、二手车和汽车电商,其实他们在数量上面和金额上面,相比上面都是有非常明显的下滑趋势。
在轮次和金额分布上,天使阶段不管是数量还是金额,都是双向萎缩,这个领域不再成为创业者的方向。A 轮和 B 轮的公司,虽然数量上面去看很多,但是金额很低,这意味着 A 和 B 轮公司是现在比较困难的公司,如果他们顺利到 C 轮,他们可能会迎来一道曙光。
C 轮以后公司数量很少,投资数量也很少,但是金额很高,比如 C、D 轮和战略投资,数量只占 28%,但是可以拿到市场 89% 的金额。
投资人在做一个理性的选择,尤其是在环境不太好的时候,他们更倾向于理性决策。更坏的消息是有十家公司,包括摩拜、ofo、瓜子二手车、优信等,获得融资数量是 12 起,获投金额是 804 亿人民币,这十家公司拿走了市场上 90% 的钱,另外 90% 的公司在市场上面得到的钱只有 10%。要进入这个领域的创业者需要谨慎的选择。
未来汽车交通领域回到资本和商业现实的思考:
第一,巨婴公司,不管是滴滴还是成长的摩拜和 ofo,他们在资本上面实现了突破,但是大家都会非常关心他们在商业上面怎样进行。也许会发生包括一系列的并购或者扩张的举措。
第二,智能汽车或者中国智造,我们知道汽车产业一直以来都是第二产业中的龙头产业。那么智能汽车这个领域中国有没有机会——其实非常值得我们去研究。因为智能汽车领域的市场份额比前面的出行领域更大。
第三,二手车市场和汽车后市场。虽然目前有相对领先,但我们也知道它相对领先的优势没有那么明显,接下来还将继续厮杀,结果也是非常值得我们去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