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牌潮来袭!因未披露2016年年报,新三板108家挂牌公司将终止挂牌,其中的18家在7月3日已被强制摘牌。
对于未放行的90家公司,记者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认为,股转公司要求先拟定针对股东的承诺方案,目的直指防止挂牌企业“恶意”摘牌。
事实上,当被强制摘牌潮汹涌时,越来越多挂牌企业也主动加入摘牌大军。Choice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有160家挂牌企业退市,接近去年全年的3倍。
留住优秀企业成了新三板一道迫切待解的难题。
剑指“恶意”摘牌
近日股转公司公告,截至6月30日,共有108家公司未能按照规定时间披露2016年年度报告,股转公司应终止上述公司股票挂牌,其中18家公司于7月3日被强制摘牌。
而对于此前已提交终止挂牌申请的,将在完成审查后摘牌;对于涉嫌存在违规及其他待核实事项的公司,将在相关事项处理完毕后,再启动终止挂牌程序。
并且,股转公司特别指出:“被摘牌公司应积极应对投资者诉求,主办券商应指定专门人员负责被摘牌公司相关事宜并披露联系方式,协助做好被摘牌公司投资者的沟通工作,指导被摘牌公司妥善解决投资者诉求。”
这意味着股转开始向“恶意摘牌”说“不”。
对此,7月5日,南北天地(430066)董秘崔彦军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108家未按期披露年报,其中18家首批被强制退市,这18家中有16家从未交易,所以不存在对小股东的承诺事宜。另2家有交易,但都发布了异议股东的回购方案。所以才会允许退市。未放行的90家,是要先拟定针对股东尤其是小股东的承诺方案。”
“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恶意摘牌现象越来越多,有的企业存在无视和明显侵害小股东利益的行为。”崔彦军说。
据悉,年报披露期间,新三板出现“恶意摘牌”苗头,有挂牌公司故意不发年报坐等股转公司强制摘牌。因为由股转公司强制摘牌,公司可以向投资者表示“不是我的责任”,免去公司与中小投资者沟通、甚至回购的高额成本。
不过,股转公司针对“恶意摘牌”的招数有没用呢?对此,7月5日,中科沃土基金董事长朱为绎向记者表示:“能不能防得住‘恶意摘牌’?至少股转已经给出了一种态度。不过,还是很难防恶意摘牌,因为小人难防,所以投资者要有自己的辨别能力。”
“要防止恶意摘牌,必须进一步完善退市相关法规,包括民事赔偿、法律责任等相关细则。”崔彦军表示。
主动摘牌大量增加
未披露年报挂牌公司面对着强制摘牌,而已经披露年报的挂牌公司也可能会主动摘牌。
Choice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有160家挂牌企业主动退市,远高于以往。2014年、2015年、2016年退市的挂牌企业15家、12家、56家。
值得注意的是,有6318家挂牌企业最近一年以来没有任何交易,其中5942家挂牌企业从上市首日以来,从未有过交易。
对此,崔彦军表示,“由于各项政策推进严重滞后,新三板越来越受制于流动性困境,交投日益清淡。很多企业无法融资,也没能借助资本市场力量推动企业快速发展,所以很多企业萌生退意。”
“相当一部分企业是收益成本倒挂。”崔彦军给记者算了一笔简单的账:企业每年直接成本,包括监管年费2万-5万,审计费用5万-30万(多数在10万-15万)、券商督导费用10万-20万,个别券商要价30万-50万。审计和持续督导费用近几年涨幅很大。另外隐性成本更大,主要是财务规范后的税负和五险一金大幅增加。
“未来主动退市的企业必然会大量增加。”崔彦军表示,“要想留住优秀企业,就是要实现两个市场因流动性差异导致的估值的巨大差异,减少跨市场套利空间。要兑现创新层流动性的一揽子方案,甚至要尽快推出精选层方案。针对不同的分层,配套不同的差异化制度。甚至推出传言的新三板IPO,这样新三板留住优质企业指日可待。否则新三板将会变成一潭死水。”
对此,朱为绎表示:“新三板是一个有进有退的市场,现在退的还不够多,每年退1000-2000家挂牌公司,才是真正市场化的市场。每年退2000家,进2000家,新三板始终维持在一万家左右的规模就行了。”
“能不能留住新三板的优秀企业,这要看新三板的政策,三板的政策出不来的话,优秀企业都会离开,不会再来了。当然未来如果把三板作为一个预备板,也会有企业来,反正它们能够去IPO,但是现在三类股东的问题会阻碍一些优秀的企业,优秀企业会离开新三板。”朱为绎说。
对于留住新三板好企业,广证恒生总经理袁季也向记者表示:“我们很期待精选层的推出,而且是真正能够在差异化制度建设方面体现内涵的精选层推出,这样可以为更多优秀的成长中企业提供更好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