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单车出海已非新鲜事。摩拜、ofo、小蓝单车等均在海外市场有所布局。不过,此前36氪实地走访新加坡时,发现在新加坡单车使用情况不尽如人意。
“共享单车在新加坡可能是伪需求”,OurBike创始人段旭在接受36氪采访前先抛出了这样一句话。
于他看来,共享单车在中国城市的兴起是有其独到原因。“中国的公共交通还不够成熟,覆盖面积很广,但密度不够,导致人们在换乘中还需要使用自行车做补充。但新加坡这样典型的发达国家,公共交通已经足够成熟,根本用不上共享单车。”
与主流单车出海的差异化在于两点:一切印尼;二打封闭场景。
“印尼是一个典型的发展中国家。它的首都雅加达,目前没有一条地铁,公交车也只有很小的运客量,所以公共交通接驳的需求在这里也不存在”,段旭告诉36氪。
“另一方面,当地摩托车存量极大,路面上由于摩托车的存在,即拥堵又危险。因此,雅加达人虽然都会骑自行车,但路上骑自行车的人却比较少。我们对在印尼城市场景下开展共享单车业务是比较悲观的。”
做封闭场景的这个判断和他在ofo的经历有关。
2015年,段旭与其两位合伙人即加入了ofo,是ofo最早的一批员工。“早期ofo在学校扩张是一门不错的生意。在学校里,共享单车每车一天能有4~5单,但在城市中,大概只有每车2 单。而且学校里基本不需要调度。”段旭说。
切入学校等封闭场景背后的逻辑是需求相对稳定、周转率高、运维成本低。但天花板又是一个问题。
对此,段旭称,印尼封闭类型的场景很多,除了学校外,还有公园和旅游小岛。“印尼的旅游业很发达,有很多的公园。而且作为千岛之国,印尼还有很多面积不大的小岛,游客密集,就很适合开展业务。”
目前,OurBike已在印尼落地的场景即为一处公园——Ancol Park。数据上,段旭表示,在该公园投放了500辆车,每天每车1.5到 2.6单,“现在每月的收入已经可以保证自运营了。”
除此之外,他介绍了一个更有印尼特色的封闭业态——微型城。
“这应该是印尼独有的,相当于‘带围墙的天通苑’:面积稍大(十余平方公里到几十平方公里不等)、商业配套完整,居民区,商贸区,办公区和公共服务设施一应俱全,但是被围墙环绕,只有一两个出口与外相连。”
以目前OurBike正在洽谈的微型城Lippo Village为例。“这个城市在雅加达西部的唐格朗市,面积大约有16平方公里,常住居民8万,每天有20万人的人会来这里上班,购物或者做其他事情,事实上是当地的CBD核心区。而Lippo Village属于中高档社区,区域内摩托车保有量少,路面状况好,有自行车道,但是汽车保有量高,经常堵车。所以在这片区域内,人们短途出行主要靠步行,共享单车是有需求和市场的。”
他表示,该类微型城在唐格朗就有4个,全印尼大概有上百个,区域内总居住人口接近2000多万,辐射人口则有6000万人。
段旭认为,“拿下这些封闭场景,就会有可观的现金流,并能够很快地盈利。”
但是单车在国内兴起离不开移动支付的普及,在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的印尼,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
段旭表示,“目前印尼在做移动支付的是出行企业Go-jek和 Grab(东南亚版滴滴),其中Go-jek的 go-pay做的比较好,目前来看有50%以上的渗透率,在年轻人中间可能是100%。”段旭说,这给他们开展业务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当然,印尼移动支付尚处在初期,用户习惯还不够成熟。段旭表示,目前还在考虑别的方式去实现支付:“Go-jek做支付的方式是跳过银行,直接利用司机做现金充值点,从用户端直接收取现金到线上账户。Ourbike也借鉴这套办法,开发了Ourpay软件,通过运维人员直接从用户手里收现金,目前,我们百分之八十的收入都来源于这一渠道。支付是问题,也是挑战。”
在36氪看来,更大的挑战可能还在于ofo与摩拜等巨头。段旭的回答是,“一是封闭场景不足以引起他们的注意;二是OurBike目前已经在加速与这些物业方进行排他合作,有一定时间窗口。”
目前OurBike团队共20余人,核心团队均为ofo早期人员。其目标是在接下来的一两个月,将剩余两千五百辆车投放至上述微型城中。
据36氪观察,市场规模、海外政策风险、财务回报是否性感等是目前业界普遍质疑之处,在不少交流中,业内人士对于头部玩家宣称的年底全球两百城计划并不看好。某种程度上,它听上去更像是给资本讲述了一个海外的故事。
共享单车OurBike获零一创投300万天使轮融资
OurBike创始人段旭在接受采访前先抛出了这样一句话,于他看来,共享单车在中国城市的兴起是有其独到原因。“中国的公共交通还不够成熟,覆盖面积很广,但密度不够,导致人们在换乘中还需要使用自行车做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