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生鲜零售三大痛点揭秘:数据、连锁、价格

生鲜电商的发展一直惹人关注,但舞台主角绝不是从互联网起家、没有线下根基的生鲜项目。真正的玩家应该是传统生鲜零售商,他们在长久的经营中积累了丰富的资源和经验,但同时也一直有N多巨大的痛点没有解决,而此次商务电子化的浪潮,正是这批传统生鲜零售商释放潜力的机会。

那么我们首先来看看传统生鲜零售商目前的巨大痛点有哪些。

连锁生鲜之痛:店太多 难监管

未来的生鲜实体店会越来越亲民,即深入到社区中去。100平米左右是这类店铺的最佳面积,但需要其保证必须是连锁业态,而且拥有足够密集的布点,冷链物流、后台系统、供应链的问题也都必须解决。这样的连锁生鲜店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然而这一业态想要升级、爆发,要突破如何管理上百家甚至更多中小型连锁社区店的难题。解决了这一难题后才能提升生鲜连锁店整体的运营水平和服务水平,才可能有效的触及线上,将线上线下打通。

但是和其他品类相比,生鲜商品由于要保持新鲜和品质,往往一天之内就进行几次变价促销,这些连锁生鲜店铺难以迅速的同时调整价格,触网后也难以和线上保持价格同步。在传统生鲜连锁店中,生鲜商品上的价签需要手工更换,而且对众多旗下店铺也难以做到有效监管。拥有几家一万平米的店铺,不比500家50平米的的店铺更难管控。

传统生鲜零售商和传统生鲜中间商只是欠缺一个逻辑良好的IT系统、一个电商解决方案,来帮助其统一管理线下店铺和线上业务。这些传统生鲜商在资源和经验方面和互联网起家的生鲜电商完全不是一个级别。

然而,不少业内人士也指出,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生鲜B2C电商资本遇冷,很多生鲜电商都谋求和线下实体生鲜资源结合。这无疑体现了生鲜行业的发展趋势。

数据之痛:难以准确计算成本和损耗

生鲜零售还有一个不管是连锁生鲜店还是大型超市都长期存在的痛点:损耗和成本都很难计算清楚。

在大型超市、大卖场中,整个生鲜部门的毛利率是7%到8%,而纯利率几乎不挣钱,如果有1%或者2%的纯利已经是做的非常好了。在这种低毛率的情况下,生鲜产品的损耗稍微多一点就可能赔进去很多。

生鲜产品的盘点很容易作假,因为生鲜其实是盘不清的。例如,超市都会将不再新鲜的果蔬“出清”,即低价处理掉。但怎样的水果算是不新鲜了?折扣应该定多少?在一个货柜的销售中,以损耗形式被折扣卖出的果蔬占比多少?以传统零售商的模式运营,上面这些数据都难以被监控到,更难被清楚计算。

此外,生鲜品类还存在“A进B出”的情况,其中的损耗和成本更加难以算清。例如,一片完整的猪肉被送到大型超市生鲜部门后,需要刀手分割成里脊、前肩、后肩、五花肉等不同部分,不同部分的价格并不相同,甚至相差很大,所以这些肉的毛利率是不一样的。如果刀手在切分的时候,一不小心刀一偏将里脊切成五花肉了,这片猪肉的毛利率就下来了。这就是生鲜的利润核算很难准确的原因。

价格之痛:小秤隐含大问题 变价难同步

对于生鲜零售,尤其是大卖场中的生鲜业务,电子秤可能隐藏着巨大的漏洞。

各个大型卖场都要求电子秤在运营期间是联网的,而且电子秤的价格要和最后环节的收银台保持一致,也要和商品价签保持一致。但往往是在给生鲜称重的环节会出现问题。

这种情况通常是员工并不遵守电子秤在运营期间必须联网的规定,当天商品价格数据传到电子秤之后,员工会拔下网线,然后一旦出现果蔬损耗的时候,随时在电子秤上进行变价。

或者还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当员工的亲戚来买的时候,员工将电子秤上的单价调低,收银处的员工只能看到最终应付款是多少,至于商品是以什么单价卖出的则完全不知情。

除此之外,哪怕没有员工的不良行为,电子秤的价格和商品价签的价格也可能出现不同步的情况,尤其是当生鲜产品频繁变价的时候。

传统的纸质价签不用说,打印、粘贴都必然需要一定的时间,这就有可能导致用户的投诉。而一些背后没有强大系统支撑的电子价签,也有可能产生不能同步变价的问题。

目前,大部分传统生鲜零售商并没有解决同步变价的问题,即使触网后,也难以实现线上线下价格同步变化的设想。关键原因就在于,线下店的商品价签和电子秤并非是联通线上的一个端口,这个问题可以通过电子价签实现,也可以通过其他载体终端实现,但关键还是信息的打通。

人已赞赏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