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网易公布了其第三季度财报,净收入123.78亿元,同比增长35.5%,净利润为25.27亿元。在这份财报中,收入增幅最大的一项来自于网易的邮箱、电商及其他业务净收入,达到了37.35%,同比增长79.5%。
在不久之前,网易创始人丁磊接受《商业周刊》杂志采访,被问及如何用一句话或一个字来形容网易时,他回答道,“网易是一家有品味的、创新的科技企业”。
有品味和创新是丁磊用来描述网易的形容词,而如今承担着“再造网易”任务的电商业务,似乎也恰恰符合了这一点。
网易并不是没有做过电商,早在1999年,网易就曾进入在线拍卖领域,通过其门户网站进行导流,但也只是浅尝辄止。再之后,网易还先后尝试了奢侈品电商、优惠券导购平台、网易惠惠购物助手等。
最终,网易并没有在电商处于一片蓝海时抓住机会,却在已经呈现出阿里、京东两强割据的格局时成功杀出,确实值得后来者研究和探讨。
流量红利结束,新的红利在哪里?
对于电商平台来说,作为整个价值链条上最后的变现环节,所有的电商平台都不会掩饰其对流量的渴求。即便是大如淘宝,依然也对众多淘宝客以偏灰色的运营方式从微信导流到淘宝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在双11前,甚至有人通过AppSecret漏洞获取了大量地方内容公众号的权限,群发了淘宝客链接。
在来自用户数量自然增长带来的流量红利结束时,最恐慌的或许就是电商平台,因为这意味着其获客成本又会大幅提升,而在用户生命周期内贡献不变的情况下,获客成本的拉高无疑是致命的。
但问题是流量红利真的结束了么?或许并不是这样。
在买买买这件事情上,用户的购买力正在增强,需求也发生了变化,因而依然产生了一种从爆款思维到消费升级思维的流量迁移,这也成了众多电商们的新流量红利,尽管这可能是众多9块9包邮商品们的悲哀。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根据社科院的统计,中国“中产阶级”的占比规模约以每年1%的增速扩大,其在2020年有望迈入占总人口30%的关卡,并使社会结构长成粗壮的“洋葱体形”。
新的消费人群带来了新的消费需求,这种升级需求并非简单地追求名牌,对于大多数身处一二线城市的中产用户而言,他们已经跨过了鲍德里亚眼中的“消费主义时代”——用户从对物本身的消费,来到对物品背后符号的消费,如今又一次回到了对生活方式本身的追求,而非品牌符号。
《金融时报》曾在中国做一组调查,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只有18.8%的受访者最想拥有的奢侈品品牌是LV,而在规模较小、消费能力较弱的城市,这一数字是38.3%。
这样的故事像极了上世纪80年代无印良品出现时的日本,消费能力在飞速成长的同时,用户对生活方式的追求也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品牌,用户愿意为高品质的生活方式付费。
正如丁磊从消费者角度提出的“新消费”概念,用户的消费观和消费行为正在发生变化,新的需求自然会带来的新的流量红利与机会,而扛起“有品位”这个大旗的网易恰恰站在了这样一个风口上。
电商红海之中,网易赢在哪里?
如果时间回到2015年,或许当时并没有人会把网易看作未来电商领域重要的玩家之一,因为电商似乎离网易当时的主体业务门户、游戏、邮箱都太远。
不过在丁磊看来,“做电商不需要很多经验,就是需要口袋深,有品味。买手店的好坏取决于这家店买手的水准。口袋深则可以保证有更大的进货量。”
于是无论是2015年上线的网易考拉,还是2016年上线的网易严选,都离不开“品味”,时至今日,网易考拉还定期会推出“三石推荐”这样由丁磊亲自选品推荐的商品,而严选的故事开端则是丁磊最初想在国内买一条舒适而实惠的毛巾却苦寻不到。
网易系的产品似乎一直都在调性上保持得不错,从“有态度”的网易新闻,到以评论取胜的网易云音乐,再到如今的网易考拉、网易严选,这种调性甚至成为了一种品牌,为网易带来不少口碑传播下的自然流量。
“网易是一家有工匠精神的企业。我们的产品有一个共性,不管是新闻客户端、有道词典、音乐、阅读,我们都是精益求精。”丁磊从不吝惜对网易调性的高度评价。
2015年跨境电商大潮兴起,很多产品基于流量端的红利迅速崛起,但丁磊却认为跨境电商的核心是必须掌握供应链,而不是靠一两款爆款纸尿裤、牛奶吸流量。为此丁磊亲自跑到韩国去与供应商交流,逛当地的批发市场。
而在网易严选创办之初,团队还在努力普及ODM的含义。ODM这个词的意思是“原始设计制造商”(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r),制造商拥有设计产权,采购方自主从中挑选购买。
但随着网易严选品牌和口碑的确立,严选俨然成了一种新模式, “严选模式”的概念开始出现,甚至有不少商家直接打出了“严选制造”、“严选供应商”的招牌来招揽用户。
尽管在网易严选之后,2017年3月到6月,先后有腾讯旗下的“企鹅优品”、小米的“米家有品”、阿里的第一家自营店铺“淘宝心选”、蜜芽自营品牌“兔头妈妈甄选”上线,但用户对严选的品牌认知已然建立,因为网易严选代表了一种生活方式,就如同30年前无印良品之于日本消费者一样。
在正确的时间节点,网易依靠自身积累的口碑,对产品细节的追求和品味,成功地成为了消费升级下流量迁移红利的承接者,最终也成为了这一波红利最大的受益者之一,在原本是红海的电商中创造出了一个新的蓝海。
定位理论之父杰克·特劳特曾提出过,“成为第一。如果你不能在某一方面争得第一,那就寻找一个你可以成为第一的领域。”而网易在电商领域成功做到了。
抓住中产阶级的网易将来能做什么?
从虚拟的内容(文字、音乐、知识),到实体的商品(海淘、严选),网易已经悄然将大批一二线城市的中产阶级用户发展为自己的品牌追随者,这种影响是全方位的,因为这或许并不是品牌那么简单,品牌背后则是一种生活方式。
詹姆斯·柯林斯在《基业长青》一书中写道,“高瞻远瞩的公司做出的最好决策不是源于详细的战略规划,而是依靠实验、反复尝试……”网易也遵循着这一点,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快速迭代试错,尽管很多产品之间看上去似乎并无业务上的战略协同,但却都坚持着始终如一的调性和产品价值观。
与更广泛的用户建立一致的价值观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却能够让用户与其形成非常紧密的关系,使得其在各个维度上都能够服务用户。
这就如同宜家的产品哲学一样,通过一本“生活指南”和用户可以直接触及体验的样板间,与用户建立生活方式上的共同认知,进而卖给用户家庭生活全场景下的商品,甚至带动周边的商业和地产发展。用户和宜家之间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买卖关系。
网易也正在这场中产阶级用户争夺战为用户塑造一个更有广度的场景,从线上虚拟生活到线下实体生活用品,甚至是网易味央猪肉这样更高频次的生鲜食品。
对于中国的中产阶级而言,崛起才刚刚开始,而对于网易而言,抓住了中产阶级用户的网易,新一章节的故事也才刚刚翻开。